-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音乐语法渗透茉莉花
优质课《茉莉花》
主讲:雷文锦
教学目标:
1、欣赏江苏、河北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能够听辩并能用用语言文字表达出它们在旋律、风格、情感上的不同特点。
2、能够以柔美的声音表达民歌《茉莉花》的细腻情感,并用不同表演形式表现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茉莉花》。
3、通过欣赏、思考、体验,认识到中国的民歌《茉莉花》已经走上世界音乐舞台,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我国《著作权法》第6条明确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但至今该保护办法尚未颁布。所以,可以说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仍处于缺失状态。
教学重难点:能够听辩并能用用语言文字表达出不同地区《茉莉花》在旋律、风格、情感上的不同特点。
教学年级:2011级幼师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
1、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平台进行课件演示,集文字、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多媒体于一体,运用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欣赏教学法。
2、钢琴、歌谱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用回荡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的《茉莉花》优美的旋律吸引学生,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茉莉花》有初步的感受,并思考问题:片中展现给我们的是哪里的场景?出现了什么乐曲?从而引出课题。
对比赏析,感受体验
1、听赏与识别
欣赏、比较两个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
(1)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播放音乐)
通过欣赏音乐来揭示歌曲的细腻情感,并要求学生在听赏音乐时思考:歌曲表达了什么情感?这首歌的特点是什么?
让学生通过音乐要素来理解江苏民歌《茉莉花》的特点:柔美、流畅、感情细腻。
(2)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播放音乐)
以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河北民歌的特点:明快、刚直。引导学生感受这首歌曲除了有歌曲的味道外,还有戏曲的腔调。
(3)总结: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这两首民歌的相同点和不用点?
(学生讨论交流,展示)
教师点评:《茉莉花》是一首流传于全国的民间小调。歌曲通过赞美茉莉花,生动含蓄地表达青年男女的爱情,各地的《茉莉花》歌词基本相同,曲调相同的、相近的、也有不用的。语音的差异是导致不同民歌色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民歌的旋律总是和不同的语音、语调相一致的。江苏民歌《茉莉花》脍炙人口,曲调委婉、细腻,体现江南柔美的风格:河北民歌《茉莉花》明直、刚快,体现了北方爽朗的风格。
对以上两个地区的《茉莉花》采用比较法从旋律、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来引导总结它们不同的风格特点,并且每次聆听前都有一个精心的设问,学生带着问题欣赏音乐,积极思考。在比较中感受歌曲旋律,感知民族音乐的地方特色,以此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2、看赏与感受
(1)《茉莉花》是以出版物的形式传向海外的第一首中国民歌。
(2)《茉莉花》是著名歌剧《图兰朵》的主要音乐素材之一。
(3)观看世界各地不用肤色的人们演唱《茉莉花》的短片,和学生一起分享《茉莉花》的魅力。
通过以上环节让学生感受《茉莉花》在世界上的地位,激发学生唱歌的兴趣,为学生唱歌做铺垫。
3、学习与体验
学唱歌曲、体验情感
(1)教师用钢琴弹奏《茉莉花》,同学们再次熟悉这首歌曲的旋律。
(2)请同学们跟着钢琴唱歌曲的旋律。
(3)填唱歌词,并引导学生通过渐强减弱等处理开表现歌曲情感,使歌曲的演唱更完美。
通过以上环节让学生在唱歌中体验,体验中感悟,更好的理解《茉莉花》,产生美好的艺术形象。
4、参与与表现
以小组合作形式,学生讨论:选择何种形式来表现歌曲《茉莉花》。
依据学生现有的演唱知识的积累在老师的指导写选择不同的表现形式:独唱、合唱、器乐演奏等。
在这一实践活动中,教师将全面关注学生,给学生及时的指导和恰当的鼓励,并引导学生相互评价,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扩展升华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现两个器乐演奏的《茉莉花》的场景,让学生再次感受到《茉莉花》
1、展示在北京奥运会会徽揭晓时西洋管弦乐演奏的《茉莉花》的场景
2、展示《茉莉花》在北京奥运会颁奖仪式上的场景。
通过看赏短片让学生感受《茉莉花》在不同场合的音乐内涵:在奥运会会徽揭晓时它是庄严的,在北京奥运会颁奖仪式上是神圣的等。使学生的精神得到震撼、情感得到升华。之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4年前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和北京奥运会都会响起《茉莉花》的旋律?引导学生谈内心感受。
请同学们再次用心、用最美的歌声唱起这段优美的旋律来结束本课。
四、法制渗透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指某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创作出来并世代相传、集体使用的歌谣、音乐、戏剧、故事、舞蹈等作品。民间文学艺术具有集体性、区域性和延续性等特点,一般而言很难明确最初的创作者,而是在特定的区域内由全体成员代代相传、互相传诵。我国历史源远流长,民族众多,留下了很多优美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这是我们宝贵的民族遗产和精神财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语言6年级回顾问题.doc
- 语言一致性实践答案.doc
- 语言信息技术.ppt
- 语言学的主题和演讲.ppt
- 语言表达_准确清晰生动.ppt
- 语言考试题.doc
- 语言评论6-10.doc
- 语言阅读案例 - 与答案.doc
- 语言阅读理解平面树.doc
- 语音螺纹.doc
- 重庆市两江新区2025届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2025届山西省晋南地区中考生物模拟预测题含解析.doc
-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5届中考历史模试卷含解析.doc
- 浙江省杭州市周浦中学2025届中考生物模拟预测题含解析.doc
- 江苏省盐城射阳县联考2025届中考五模历史试题含解析.doc
- 2025届江苏省南师附中集团达标名校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doc
- 甘肃泾川县2025届中考历史押题试卷含解析.doc
-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市级名校2025届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 2025届辽宁省葫芦岛市名校中考历史押题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四川省师大一中学中考历史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