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6-1.pptVIP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6-1

三、青铜盥水器;(一)盘 商至战国时期流行的一种水器,当时盥洗用匜浇水,以盘承接。小的盘也盛水用以洗手洗脸,大的盘也用以洗浴。 盘多是圆形,浅腹。商代的盘无耳,圈足,器内多用水生动物龟鱼的纹样作装饰,有的还在边沿铸立鸟。西周至春秋的盘多有附耳,有圈足或三足,有的还有流。西周晚期到战国的盘有长方形的,如传世的西周晚期虢季子白盘和故宫博物院所藏春秋战国之际龟鱼蟠螭纹方盘。;虢季子白盘(迄今发现最大的青铜盘) 高39.5cm,口长137.2cm,口宽86.5cm,重215.5kg,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西周宣王十二年(公元前815年),虢季子白为纪念其受周天子命,率军战胜玁狁(xiǎn yǔn)立下奇功,受到周王的褒奖而作的重器。盘的内底有铭文111字,对这段史实作了详细的记载。据传,此盘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虢川司,为西周著名重器。铭文是研究西周晚期政治、军事的重要史料。铭文书法的艺术性十分突出。铭文字形较大,结构严谨,笔画圆润遒丽,布局和谐,体势在平正、凝重中流露出优美潇洒的韵致,是西周金文中具有代表性的书法艺术之精品。;史墙盘(西周)扶风庄白村出土 通高16.2厘米,口径47. 3厘米,深8.6厘米 陕西州原博物馆; 1976年于陕西省扶风县庄白村出土。通高16.2厘米,口径47. 3厘米,深8.6厘米。史墙盘是西周微氏家族中一位名叫墙的人,为纪念其先祖而作的铜盘,因作器者墙为史官而得此名。此盘造型规整,纹饰精美,敞口,浅腹,圈足,腹外附双耳;腹部饰凤鸟纹,圈足部饰两端上下卷曲的云纹,全器纹饰以云雷纹衬地,显得清丽流畅。盘内底部刻有18行铭文,共284字,记述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六王的重要史迹以及作器者的家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现的最长的一篇铜器铭文。史墙盘为我们研究西周的历史、政治制度,包括社会经济等,提供了重要的史料。盘铭也是一篇很漂亮的书法作品,其文体爱用简明整齐的四字句式,这是已知时代最早的带有较明显骈文风格的铭文作品。;散氏盘(西周) (台北故宫博物馆) 高20.6厘米,口径54.6厘米; 被誉为“晚清四大国宝”的西周青铜器文物珍品——大盂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盘、散氏盘,曾轰动一时。这块散氏盘,因铭文中有“散氏”字样而得名。传清乾隆初年于陕西凤翔出土。高20.6厘米,口径54.6厘米 。圆形 ,浅腹,双附耳,高圈足。腹饰夔纹,圈足饰兽面纹。内底铸有铭文19行、357字。内容为一篇土地转让契约,记述夨人付给散氏田地之事,并详记田地的四周及封界,最后记载举行盟誓的经过。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 散氏盘,其铭文结构奇古,线条圆润而凝炼,字迹草率字形扁平,体势欹侧,显得奇古生动,已开“草篆”之端。因取横势而重心偏低,故愈显朴厚。其“浇铸”感很强烈,表现了浓重的“金味”,因此在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曾候乙尊盘 春 秋 战 国 时 期;;龟鱼纹方盘(春秋晚期);双兽三轮盘(春秋晚期)高15.6cm口径26cm(中国国家博物馆);;;;(二)匜(yí) 《左传》有“奉匜沃盥”的话,沃的意思是浇水,盥的意思是洗手洗脸,说明匜是古代盥洗时浇水的用具。 匜形椭长,前有流,后有鋬,有的带盖。匜在西周中晚期出现,多有四足。春秋时有三足和无足的匜,战国的匜一般都没有足。; 青铜亻朕匜记载的铭文大意是:西周某年的一天,一个叫牧牛的人,将他的上司亻朕告了,“审判长”伯扬父处理这件民告官案件时,认为牧牛胆敢同管理者打官司,要定罪为诬告,判决他要送5个奴隶给亻朕,为惩罚他的诬告行为,要打他1000鞭子,还要在他脸上刺字,一世只能用黑巾蒙面。后来,牧牛为了减轻惩罚,就送了3000锾(相当于汉代2000两银)给伯扬父,于是伯扬父就改了判词,改判为只打500鞭,不用刺字,2000两就作为罚金入了伯扬父的口袋。判决书还要牧牛立誓,以后不能再上诉。如果亻朕要告牧牛的话,那就只能恢复受贿前的惩罚。;器形精美,工艺精湛的兽形匜;蟠龙纹匜鼎(春秋) 山西侯马市出土,山西省博物馆藏;战国 青铜三足龙柄匜;(三)鉴 古代盛水或冰的器皿、形体一般很大,像盆,更像缸。大口,深腹,无足或有圈足,多有二耳或四耳。 古代在没有普遍使用铜镜以前,常在鉴内盛水用来照影,因而后来把铜镜也称为鉴。鉴盛行于春秋战国。;高40 口径70.6cm;曾侯乙冰鉴;四、青铜兵器 (一)戈 古代兵器中的一种“勾兵”,用于钩杀。由铜制的戈头、木或竹柲、柲上端的柲冒和下端的铜鐏四部分构成,戈头每一部分都有专名:刃部称“援”,援末转折而下的部分称“胡”;嵌入木松的部分称“内”;援末和胡上穿绳缠松的小孔称“穿”。商代戈有三种形式;直内戈、曲内戈、有銎可以插柲的戈,一般没有胡。商末出

文档评论(0)

hello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