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鉴赏古诗词
诗歌鉴赏表达要树立三种意识 ①求实:答题要有据可依,应该紧紧扣住诗句本身来阐述。解题中应把握诗句中关键性的词语,用概述性的语言把自己的理解实实在在地表述出来。 ②完整:根据题目要求作答。问什么,答什么;问多少,答多少。有的放矢,重点明确。答题的基本形式是总分(分总)式,先总述表明观点,然后分项解说阐述。 ③通畅:要文句通顺,条理清晰,用词简洁,可采用序号一、二、三、四或者首先、其次等标志明显的样式。 * * 语言特色------- 思想内容-------诗歌大意--------(写景 状物 叙事) 揣摩形象--------(意象 意境) 体会内涵--------(抒情 言志 寓理) 艺术特色------ 语言的风格 炼字的技巧 音乐的美感-------古诗的平仄 节奏和押韵 表现技巧---------表达手法 表达方式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 题目如何应对 一 题目是切入点 古诗的题目很讲究,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象杨炯的《从军行》、李白的《越中览古》《送孟浩然之广陵》、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杜甫的《春夜喜雨》等等。 二 注释很珍贵 注释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 内容把握技巧 三 、题干隐含提示信息。 命题人在设题时一般要在题干中给出一点揭示,这些提示或者指定考查要点,或者表明问题指向,或者暗示解答枢纽。 四、知人论世,了解作者,了解时代背景。 诗文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诗作,例如辛弃疾、毛泽东的豪放词,柳永秦观的婉约词,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的“画中有诗”等等。 五、抓住中心语词 诗句中,尤其是最后一联,词句的下阕往往有体现中心内容的语句,还可抓住流露情感的关键词来把握内容。 一.内容层面内容层面主要指从内容上把握鉴赏诗词,高考大纲要求同学能把握诗文的大体意思和艺术手法,这说明在这道题上并不会出一些艰涩难懂的作品。所以,在内容上我们还是要会抓点,会术语。 1、分析写景状物诗形象: 意象罗列是使描写更具镜头感,是电影语言,弄清意象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作者藉由意象传达出的意境氛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一骑红尘妃子笑(《过华清宫绝句》杜牧)。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柳永)。 有些事物本身具有特定象征意义,诗词中出现这些事物,我们要把这些特殊象征意义作优先考虑的鉴赏方向。 积累传统意象。 例如:鸿雁——思乡,信使; 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 鹧鸪——思乡,凄情; 东篱——山尘脱俗之境; 菊花——高洁品质; 杨柳——依依离别; “流水”、“春雨”、“春草”等-------抒愁写恨; 岁寒三友(松、竹、梅) 桃花-------美人; 鸟------自由 。 2、注意景和情、物与情;景和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专用术语: A、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山居秋瞑》王维) B、托物言志(《咏风》王勃) C、感物伤怀(《蝉》李商隐) D、象征意味(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 3、注意咏史诗的古今关系: a.借古伤今 b.借古讽今(《越中览古》李白) c.今昔对比 d.怀古伤己(《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咏史、咏物诗当分清是否有所寄托,有的只是表达作者的某种情趣、史观;有的有所寄托,借古讽今、怀古伤今或托物言志。 4、注意蕴含理趣的哲理诗: 诗歌分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种,其中还有一种说理诗,虽数量不多,但影响颇大。这些诗里所蕴含的道理只要求学生稍微点出而已。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诗都是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这是它们的共同特点。几大诗人如杜甫、陆游、苏轼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后游》杜甫)写江山花柳像在等待人们去欣赏,用来说明大自然是无私心的道理。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江亭》杜甫)看到水的缓缓流动,云的停着不动,竞争的心思,飞驰的意念都停滞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苏轼)这诗说明陷在里面不能跳出来,往往被各种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如何发现客人的潜在需求.ppt
- 如何利用个人影响进行销售的技巧.ppt
- 如何制作PPT 示例 (C罗).pptx
- 如何取个好案名?.ppt
- 如何在LOGO中定义过程 第2课时.ppt
- 如何处理冷淡傲慢型客户.ppt
- 如何处理客户抱怨-经典.ppt
- 如何在考试中超常发挥.ppt
- 如何将网站安全转移到另外一台服务器.pptx
- 如何发挥班组长兵头将尾作用.ppt
- 消费者心理分析,2025年个性化定制服务市场消费者心理研究.docx
-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2025年布局优化与充电服务效率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图书出版市场生态环保书籍阅读偏好研究报告.docx
- 消费金融在2025年新消费场景中的创新实践与风险防范策略研究报告.docx
- 高铁建设对2025年区域产业链协同发展的研究报告.docx
- 融合发展策略下2025年广播影视行业新媒体内容生态构建报告.docx
-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2025: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与转化路径创新案例剖析.docx
- 2025年专用设备行业服务化转型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报告.docx
- 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现状及化解路径分析报告.docx
- 智慧港口自动化装卸设备在智能化港口建设中的应用策略.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