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开国战将王近山:疯子将军 亮剑原型
开国战将王近山:疯子将军 亮剑原型王近山,原名王文善,在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被毛主席夸过“勇敢、果断、有胆略”。他打仗打起来英勇的不要命,用兵奇险有胆略,“疯”着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又被人称为“王疯子”。他还是《亮剑》主人公的原型。01 白面书生竟是“疯子” :夺山头肉搏敌军 肺打穿了继续干!凡是见过王近山将军的人都说,“王疯子”的绰号与王近山的外貌几乎没有相同之处。他,中等个,白胖,浓眉下一双眼睛极为和善,鼻子不是那种象征刚直的枪筒鼻,也不是那种象征凶猛的老鹰鼻,而是普普通通的大蒜鼻,嘴角常露出微笑,说起话来慢条斯理,但一句一顿,口齿清晰。然而,正是这位白面书生似的将军身上却战伤累累,达七八处:左上臂开过刀,留下一条形伤疤,脉搏量不出,只能量足背动脉;右大腿中部受过骨折伤,走路一拐一拐;头顶上有三处伤疤,中间一块大而深,不能用手重按;背部还有一块花生大小的伤疤,那是子弹穿过右肺所致……它们是王近山将军英勇作战的标记。王近山在红四方面军当连长时,和敌人争夺一座山头,他大喊一声,带领士兵冲上去,与数倍于我的敌人展开肉搏。手枪无法发挥作用,他就上去抱住一个大块头的敌人一起滚下悬崖。一块尖石把他的头穿了一个洞,鲜血如泉涌,但他全然不顾,拔出手枪把敌人活活砸死。当战友们在山下找到他时,他已经昏迷过去了。自此,“王疯子”头上留下了第一处伤疤,洗澡时都不能用劲揉搓。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油县南边打敌援兵,担任团长的王近山率领部队出击,头部又一次受伤,战士们用担架抬着他往后方转移。当时,前线情况十分紧急,徐向前总指挥赶到前线,第一句话就问:“‘王疯子’在哪里?”躺在担架上的王近山听说徐总指挥问他在哪里,拔出手枪命令担架员:“回去!快回去!”他重返前线,坐在担架上指挥部队反击,头部又一次负伤。1937年冬,在抗击日军对我一次围攻时,王近山指挥部队迅速占领制高点,拦腰切断了敌人。敌人一梭子子弹打来,击中了他。当时王近山竟没有感觉到,继续指挥了5分钟左右。后来战友看到他军衣渗出血水,才发现负伤了。此役,王近山两处受伤:一处是子弹打中肺部,造成肺贯穿伤;另一处伤在左上臂,形成肱动脉血肿。有一次,王近山将军大腿受骨折伤住院,129师政委邓小平到医院看望他。王近山一见到邓小平,很难过地说:“这下完了,我再也不能打仗了,我这个人除了打仗其他都不会呀,再也不能打仗了,怎么办呀?……”邓小平安慰他说:“会好的,会好的,你这个‘王疯子’啊,真是‘王疯子’……”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众多将领中,骁勇善战者比比皆是,但真正敢在战场上“疯”起来的却屈指可数。“疯”是胆略,也是一种境界,一种水平。王近山将军在战场上的“疯”,可以和崔健的摇滚、王朔的小说、张艺谋的《红高粱》相媲美。但崔健也好,王朔也好,张艺谋也好,他们敢在枪林弹雨中“疯”吗?王近山将军是真正的男子汉!02 毛主席说:“王近山敢打没有命令的仗”黑夜里,一支队伍,牵着马,挑着担,静悄悄地行进在黄土高原上。虽然上千人装束各异,但他们的脚步却异常整齐,匆匆忙忙。是远征的商旅,还是收工的民夫?或者是抢掠归来的响马匪帮?都不是!这是一支化装成老百姓的八路军队伍。王近山就是这支队伍的最高指挥官。1943年初秋,国民党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其进攻矛头直指陕甘宁边区。为此,中央急调386旅旅长兼太岳第二军分区司令员王近山率一个团赴延安,担负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的光荣任务。这时,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正在对太岳地区进行规模最大、最为残暴的“铁滚扫荡”。敌人调集了16个大队,连同伪军共2万余人,梯次配备,分三路寻找我主力作战。面对这种险恶情况,陈赓深恐王近山带部队单独行动,在向延安远距离行进中吃日军的亏,再三叮咛:“尽快赶到延安,尽量不要在半路上求战。如遇战斗,力求速战、速决、速离。”10月20日,王近山率16团从子长县横水村出发,全部化装成老百姓,夜里行军白天睡觉。由于地下党的配合,部队转移得非常顺利。22日,部队穿过同蒲路和汾河两道敌人封锁线,很快就要到达目的地延安了。但王近山将军并不满意,部队几次和日军相遇,都避开了,一仗也没有打,他心里恨得痒痒的。这一天,部队到达了韩略村。地下党向王近山介绍了敌情:日军对眼皮底下这块地区十分麻痹,每天上午都有很多汽车满载货物在少数部队掩护下由临汾开来,去支援进行扫荡的日军,下午又满载从我根据地劫掠的物资返回临汾。王近山将军一听,“疯”劲就上来了。他说:“打他狗日的!”如果换为另一位指挥官,绝不敢贸然在韩略村打这一仗,因为他们的任务是去延安而不是在这里打仗;因为临行前陈赓交代过,途中不要恋战;因为这是敌人的心脏地区,没有友邻支援,好打不好撤;因为打不好是小事,不能及时赶到延安,将会误了大事……王近山则没有那么多顾虑。他说:“为什么不打?上级给我们的任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