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文化——“三月会”对牟定县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doc

彝族文化——“三月会”对牟定县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彝族文化——“三月会”对牟定县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

彝族文化 ——论“三月会”对牟定县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 【内容摘要】 “高山顶上茶花开,阿哥阿妹跳脚来,阿哥跳穿千层底,阿妹跳破绣花鞋……”,左脚调传遍大街小巷,两公里长的牟定县城中园大街上,10000名身穿彝族服饰的干部群众列为8排,手挽着手,肩并着肩,一同跳起牟定彝族左脚舞。这是牟定各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会,这是民族文化的盛会,是彝族歌舞的海洋,又是商贸活动的热浪牟定县位于楚雄州中部,地处滇中腹地,东连禄丰,南连楚雄,西接南华、姚安,北依大姚、元谋,县城驻地共和镇距昆明210公里,距楚雄公里。辖3乡4镇、89个村(居)委会,总人口20.28万人,国土面积1464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138.6人/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9.9万亩。境内居住着汉、彝、苗等23个民族,其中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21.6%。牟定历史源远流长,公元1914年取“牟州”、“定远”之首字取名为牟定县,是滇中最早开发的文明古县之一。牟定能工巧匠众多,制陶等传统手工艺发达,被誉为铜匠、铁匠、篾匠、木匠、泥水匠五匠俱全的“匠人之乡”。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各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而民俗文化又是其中最为活跃、最易凸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彝族为主的风情习俗颇具特色。它既有一种地方局限性,又具有一种浓郁的地方特色,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牟定的民族节日,除了全县性的“三月会”外,各乡镇都还有地区性的节日。如:每年立秋在安乐乡大力石村大黑山的山顶举行的“赶秋”,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在江坡乡柜子山山顶举行的“柜子山会”, 每年正月十五在安乐乡猫街举行的“赶猫街会”,每年正月十六在军屯乡天台街举行的“天台街会”,均为民俗文化传承的一种特有方式,其主要活动都是附近彝族村寨的村民以跳左脚舞和男女青年倾吐爱慕之情为内容的集会。除此之外,牟定以彝族为主的风情习俗颇具特色:“串姑娘房”、吃“松毛酒”、“悄悄话”、“背新娘哭嫁”、“踩青棚”、“爬油杆”…… 民族服饰中: 羊皮褂、花围腰、千层底、尖头鞋、头饰、兜肚……民族工艺品十字绣 三弦……令人目不暇接,一展彝家姑娘小伙的风采。民族饮食习俗中的:大碗酒、坨坨肉、肝生、汤圆煮米酒、拦门酒…… 叫人回味无穷。一年一度的牟定三月会,是牟定县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有历史记载的三月会活动,迄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了。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牟定县及邻近各县的各族同胞数万人都来赶会,很多彝族人民还带上弦子、二胡、寸笛、竹萧等乐器到会场上来跳左脚舞、唱调子,一连三天通宵达旦不停,真可谓“笙、萧、琴、笛五音美,彝族乐器一大观”。解放前,会址在县城南面一公里处的东岳庙周围的农田里;近五十多年来,会场均以县城街道为中心开展活动。届时,牟定旧城、新街以及东南郊的田野里,临时搭棚设摊,开展物资交流和文化活动。在主要公路进入会场区的各大街口均搭起彩门,彩门上方书有“欢度三月会”的大字横幅,迎接着来自各地的客人。附近几个县的彝、回、傣、汉各族人民,穿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涌来赶会。省内外一些企业单位、个体客商运来各种货物销售,购买牟定土特产品,三天时间,参加赶会的人数约达二十四、五万。 由于封神统治者的提倡和宣扬东岳庙庙会香火日盛一日,不少香客远道而来,上表、许愿、还愿,跪拜烧香、求子、求财,求免祸消灾。特别是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即所说的东岳大帝“生日”这天,参加庙会的人更多,有的人是为许愿还愿而来,多数人是为出售农副产品、购买春耕物资而赶会,于是交流也热闹起来。 解放前,牟定走“夷方”的人很多,大多冬去春回,恰在这时候回到家赶上三月会,奔波劳累了几个月,不信神、不买不卖的也要领着全家老小来看热闹,轻松轻松,也是一种文化活动、一种乐趣。彝族人民是很不信佛拜佛的,他们来赶三月会,一是为了卖出所有,买进所无;二是农闲季节,相识的青年男女相约到三月会上玩耍,于是唱彝曲、跳左脚,在会场上十分热闹,吹葫芦笙、拉胡琴、弹月琴,形成独特的文化活动。 牟定三月会,是由东岳庙的庙会演变而来的。解放后破除了迷信,东岳庙被开辟成了县医院,赶出了“小鬼”,驱走了“阎王”,昔日要人命的“阎王殿”,如今变成了救死扶伤的医疗单位。 二、盛会迄今数百年 牟定三月会历史久远,据康熙四十一年编篡的《定远县志》(牟定县原名定远县)记载:“三月二十八日,就城外南郊东岳庙赶市,四方远近,商贾汉彝辐辏,买卖农器物资,至四月初二日方散”;“四月初八日浴佛节,亦至东岳宫赶市,至晚方散”,“历史既久”。彝族赴“城南东岳宫赶会,卖棕笠、毛毡、麻线,至晚男女吹葫芦笙、弹月琴、唱彝曲……环围跳左脚至更余方散。”又该志载《新葺东岳庙碑记》云:“定邑岳庙,其址在城南里许,每岁三月二十八日有会,邑远进咸敬事之,历史既久,今不修葺将圯者愈圯,颓者愈颓矣”。 上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