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一编 商 品流通概述
商品流通是商品交换的发达形式,是社会再生产
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商 品流通在社会经济发展 中地
位的认识,是商品流通理论的基石 。正是从这一认识
出发,才引出商品流通系列理论体系。
第 2 页
第 3 页
第一章 商 品流通地位
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商品流通的产生、发展的条件和演变过程;
掌握商品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
了解 中国传统社会 的商业政策;
了解关于商业劳动性质 的不 同见解。
商品流通是 以货币为媒介 的商品交换,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
重要阶段 。正确认识商品流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是商品流通
理论的基础 ,也是把握商品流通发展方 向的关键。
第一节 商品流通的产生和发展
流通是一个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运动 ,它不是一切社会经济形态
所共有的经济现象,其产生和发展是有一定的前提条件的 (见图
图 商 品流通 的产生和发展
第 4 页
一 、商品交换产生 的社会条件
商品交换是在原始社会 中后期 出现 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商品
经济发展历史进行详细考察后指出,商品交换 的产生必须同时具备两
个基本条件:一是社会分工,即不 同的生产者分别从事不同产 品的生
产 ;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 品归不 同所有者所有 。由于生产 的社会分
工,使任何生产者都不可能只依靠 自己的劳动来满足 自己的全部需要,
他们必须取得别人生产 的产 品。同时,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不同所
有者所有,谁也不能随便 占有别人的生产资料和产品。因而,彼此之间
的需要只能通过交换 ,于是商品交换成 了沟通不 同生产者之间的经济
联系的唯一形式。
二、商品流通是商品交换的发达形式
商品交换 出现 以后,交换的形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
完善,从偶然的交换到经常的交换,从简单的商品交换再到复杂的商品
交换,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这一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 )物 物 交 换 阶段(
在原始社会的蒙昧时代,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类只能
靠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没有剩余产品,也没有任
何交换。当人类社会进入野蛮时代,生产力有所发展,尤其是冶炼等加
工业的发明,大大提高了人们征服 自然的能力,这样就形成了人类社会
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畜牧业与种植业的分工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以后 ,“游牧部落生产 的生活资料 ,不仅 比其余 的野蛮人多,而且也不相
同。同其余野蛮人 比较 ,他们不仅有数量多得多的牛乳、乳制 品和 肉
类 ,而且有兽皮、绵羊毛、山羊毛和随着原料增多而 日益增加 的纺织
物 。” 而 同时另一些野蛮人群有较多的剩余农产 品,于是交换便 出现
了 。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 版 ,第 页 。
第 5 页
物物交换是不以货币为媒介、为换取对方使用价值而进行的交换。
物物交换虽然平淡无奇,但却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项伟大的发明和创造,
它 以商品形式永恒地开创了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联系。同时,由
于商品生产和交换都由生产者承担,使商品交换在时间上、空间上受到
限制。
(二)简单商品流通阶段(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后,人类社会逐渐进入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 。
这个时代被恩格斯称作“英雄时代 ”、“铁剑时代 ”,表 明生产力有 了较大
的发展。恩格斯指出: “其生产的进步要比过去一切阶段的总和还要丰
富 。”这一阶段手工业逐步脱离农牧业生产而成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