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江民间工匠用传统工艺铸出铜鼓
环江民间工匠用传统工艺铸出铜鼓
梁富林
中国古代铜鼓铸造工艺大约在 19 世纪40 年代失传,现 有年款可考的铜鼓是清代道光年间铸造
的。这些铜鼓已使用了六七代人, 历了历次动乱,绝大部分已先后丧失,幸 下来的大都残破,若
干年后,民间将无铜鼓可用,铜鼓文化将会随着它的载体的消亡而消失。
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是铸造出新的铜鼓以取代破损的传世铜鼓,从而达到既保护铜鼓又传
承习 的目标。
为了揭开古代铜鼓铸造工艺的奥秘,近二十余年来,我国一些专家学者、科研机构进行了艰苦的
探索。 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取得成功。铜鼓铸造成了铜鼓研究和铜鼓文化传承的最大难题。
但是,这个难题被河池边远山区的一个民间工匠破解了。这个工匠就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驯乐乡
上朝平治村板才屯的韦启初,他采用沙模铸造方法攻克了铜鼓铸造中的道道难关,于2003 年成功铸造
出麻江型铜鼓。
上朝地处环江北部,与贵州省荔波县接壤。这里有着丰富的煤炭及铅锌矿资 ,明代以来官方就
一直在这里采矿并冶炼,民间铸造业十分活跃。在广西享有盛名的环江铁锅,就出自这里。韦启初出
生于铸造世家,祖、父都是民间铸造高手。特别是他父亲韦政权 (1916—1988),不仅木工、铁工、建
筑样样在行,尤其精于铸造,泥模、沙模及冶炼技术,在当地算是顶尖级高手。1952 年,他因铸造技
术高超,被上朝铁锅厂看中,吸收为该厂铸造技术员。韦启初从小耳濡目染,初中 业时,就学到了
父亲的全部技术。1985 年,在父亲指导下,开始了铸造生涯。先是用泥模、沙模铸造铝锅、铁锅,几
年以后,转向铜九龙杯、双鱼铜洗的仿制,都获得成功,所仿的喷水双鱼铜洗几可乱真,曾秘密行销
于黔桂民间。1993 年,他在一个贵州人那里见到一面铜鼓,被铜鼓的精美所吸引,从而萌发了仿制古
代铜鼓的念头。回家后用沙模试铸,但未能成功。2000 年,他再次投入试铸。从选沙到制模、进而到
铸造的整个工艺流程,反复揣摩、反复试验,在历 数不清的失败之后,终于在2003 年取得了突破,
铸造出外观与麻江型铜鼓完全相同的铜鼓。2OO4 年,河池市文物管理站开始与韦启初合作,共同铸造
麻江型铜鼓,文物管理站负责新铸铜鼓的造型、尺寸、纹饰布局、合金配比及音高的确定。在一年多
时间里,铸造出一百多面麻江型铜鼓。这些铜鼓 南丹、东兰等地群众一年多的使用,证实从造型、
纹饰到音响,完全符合他们的要求。河池市将以新鼓逐渐置换民间已 破损的旧鼓,使用铜鼓这一优
秀传统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弘扬。
1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