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忍 经
〔元〕吴亮 许名奎 著
目 录
原序 1
正文 2
● 忍 经 ●
原序
忍乃胸中博闳之器局,为仁者事也,惟宽恕二字能行
之。
颜子云“犯而不校”,《书》云“有容德乃大”,皆
忍之谓也。
韩信忍于胯下,卒受登坛之拜;张良忍于取履,终有
封侯之荣。
忍之为义,大矣。惟其能忍则有涵养定力,触来无竞,
事过而化,一以宽恕行之。当官以暴怒为戒,居家以谦和
自持。暴慢不萌其心,是非不形于人。好善忘势,方便存
心,行之纯熟,可日践于无过之地,去圣贤又何远哉!苟
或不然,任喜怒,分爱憎,捃拾人非,动峻乱色。干以非
意者,未必能以理遣;遇于仓卒者,未必不入气胜。不失
之偏浅,则失之躁急,自处不暇,何暇治事?将恐众怨丛
身,咎莫大焉!其视吕蒙正之不问姓名,张公艺九世同居,
宁不愧耶?愚因暇类集经史语句,名曰《忍经》。凡我同
志一寓目间,有能由宽恕而充此忍,由而至于仁,岂小补
哉!
大德十年丙午闰月朔古杭蟾心吴亮序
─ 1 ─
● 忍 经 ●
正文
《易损卦》云:“君子以惩忿窒欲。”《书》周公戒
周王曰:“小人怨汝罟汝,则皇自敬德。”又曰:“不啻
不敢含怒。”又曰:“宽绰其心。”成王告君陈曰:“必
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左传》宣公十五年:
“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
国君含垢,天之道也。’”昭公元年:“鲁以相忍为国也。”
哀公二十七年:知伯入南里门,谓赵孟入之。对曰:‘主
在此。’知伯曰:‘恶而无勇,何以为子?’对曰:‘以
能忍。’耻庶无害赵宗乎?”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迎。庄王曰:“其君能
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左传》:“一惭不忍,而终
身惭乎?”《论语》:“孔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
又曰:“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欤?”又曰:
“君子无所争。”又曰:“君子矜而不争。”曾子犯而不
校。
戒子路曰:“齿刚则折,舌柔则存。柔必胜刚,弱必
胜强。
好斗必伤,好勇必亡。百行之本,忍之为上。”《老
子》曰:“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又曰:
“大直若屈,大智若拙,大辩若讷。”又曰:“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又曰:“天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
善应荀子曰:“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蔺相如曰:“两
─ 2 ─
● 忍 经 ●
虎共斗,势不俱生。”晋王 .尝云:“人有不及,可以
情恕。”又曰:“非意相干,可以理谴,终身无喜悒之色。”
细过掩匿
曹参为国相,舍后园近吏舍。日夜饮呼,吏患人,引
参游园,幸国相召,按之。乃反,独帐坐饮,亦歌呼相应。
见人细过,则掩匿盖覆。
醉饱之过,不过吐呕
丙吉为相,驭史频罪,西曹曹罪之。吉曰:“以醉饱
之过斥人,欲令安归乎?不过吐呕丞相东茵。”西曹第忍
之。
圯上取履
张良亡匿,尝从容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
良所,直坠其履圯上。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
愕然,强忍,下取履,因跪进。父以足受之,曰:“孺子
可教矣。”
出胯下
韩信好带长剑,市中有一少年辱之,曰:“君带长剑,
能杀人乎?若能杀人,可杀我也;若不能杀人,从我胯下
过”。
韩信遂屈身,从胯下过。汉高祖在为大将军,信召市
中少年,语之曰:“汝昔年欺我,今日可欺我乎?”少年
乞命,信免其罪,与其一校官也。
─ 3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