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揭秘普及你所不知道的中北.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北揭秘普及你所不知道的中北.doc

中北揭秘普及你所不知道的中北 德怀楼?约20年前,太机准备迁往杭州,杭州地价2亿,太机卖掉只值一个亿,缺口1亿,向部里要钱,部里不给,为了安抚学校,给建了原来的主楼,现在的德怀楼。德怀楼后面的那个楼是此前的小学校,我们在那里上了几年学,后来小学迁往501楼,即现在挨着窦大夫寺,在山脚下的那座楼,再后来迁往现在的附中附小。记得那会楼顶上还有青天白日的标志。楼后面那个古建筑很有来历,那是阎锡山的办公室,现在的校史馆。(中北解放前是阎锡山的兵工厂)中北以前是古战场,盖讲师楼时挖出许多尸骨,那会不懂事 ,一群小孩老拿骷髅当皮球踢,阿弥陀佛,上帝宽恕我。。。。。鸽子楼是苏联援建的,铁路是阎锡山建的,解放前是独具山西特色的窄轨,即山西的火车可以开出去,外面的火车却开不进来,这也是老阎一大创举。中北后面以前是兰村的果园和耕地,果园里有苹果、黎。桃、杏、核桃、枣。。。。地里有玉米、土豆、毛豆、红薯、白菜、萝卜。。。。我们以前放学后一大活动就是到后面偷之,什么都偷,很大一部分国家栋梁就是在偷果子的运动中茁壮成长的.......那时候,去后面的捷径是翻越医院后面的墙。那时候校医院那是一个很大的垃圾场(从前的医院在现在登山的入口,一层,后来成立成教院,又在上面加了一层,现在好像居委会在那),游泳场的位置是一个很大的假山,小时候老是爬上去摘酸枣。老图书馆后面有一个很深的洞,上面写着“为人民服务”曾经和数个小孩举着火把进去过,洞很深,很大,里面有无数个岔道,地上有很深的裂缝,怕迷路,赶紧出来........那不是防空洞,中北的防空洞中央大道沿线图书馆前面就有,从金虎超市向菜市场走会发现你的左手边有一个很大的石头门,那是防空洞入口,现在废弃不用了,据说成了腌咸菜的地方。 部队?说到那个地方的重要性,就不得不说一下里面的部队,小平复出的第一件事就是访问里面的部队,当然,也顺便到太机遛个弯(我说的太机你懂吗?)小时候,我们经常从后山进了部队,因为有同学在那里,那时候,学校和部队的关系是很好的,我们春游都是部队派的军车,浩浩荡荡,煞是风光。部队的子弟都在太机上学。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关系不行了,数年前老干部在二龙山顶上立了一块纪念碑,结果第二天碑子就失踪了,急的老头老太们在山上写了不少谴责信。。。。。数天后石头回来了,已没了字,学校在上面写了个“和”字。现那快石头立于三道门。 裂石寒泉?寒泉在窦大夫寺左手下面,现在盖了一座二层小楼,爬山要从小楼后面绕过去。以前那地方是一个约1.5米深的池子,泉水从山脚下涌出,清凉见底,是太原市八大景之一,所谓南有晋祠,北有寒泉。寒泉内有很多小鱼虾、泥鳅、蝌蚪等,小时候我们常去那里钓鱼,下雨的时候最好钓了。寒泉为什么有名呢?是因为它不是温泉,但在山西天寒地冻时从未见过它结冰,水常年清澈,至今无法解释。约20年前断流,寒泉旁往西方向草丛中是有小庙的,嵌入大山里面,你注意到了吗? 窦大夫寺?窦大夫寺表面看破破烂烂,实际具有非常高的文物价值,高到什么程度呢?价值连城!里面有我国现存最久远(隋朝)保存最完好,也是唯一的无梁殿。后有阎锡山的老师赵岱文先生(国民党元老)的墓。据说主殿还有神灵,上兰地区很少有灵异事件发生就源于此。这个是真是假我也不知道。不过我知道以前那里香火是很旺的,文革时被山西省戏校占了,那会我们成天听他们吊嗓子。。。。。窦大夫寺为什么现在红火不起来呢?一是山西太落后了,无钱无精力,二是山西地面上的文物实在太多了,第三才是最主要的,是离部队警戒线实在太近了。小时候我曾亲眼看过当兵的把汾河滩上老外的相机抢过来把胶卷下掉。。。。。对了,以前在村口(现滨河东路口)处立有“外国人未经许可,不得入内”的牌子,后来牌子移到中北一道门西面的位置,现在好像见不到了。可见那个地方的重要性。 交通?太机以前开有15路、(走大同路,磕磕巴巴,很难走,全程经常一个半小时),一小时一趟。12路(走柴村)两个多小时一趟,路更难走,一下雪车就开不上那个小桥,后来12路就不过来了。有一段时间2路也到中北(走尖草坪)后来由于坐车的人太少,2路也不上来了。其实那时中北人出去的主要交通是班车和火车。班车每日两趟,早7点从车库(现三道门的那个学生楼的地方)出发,经南寨、尖草坪、大南门到火车站,车每日停在国防宾馆前。运行一小时,票价开始一元,后来两元。中午12点从国防宾馆出发返回。下午一点另一趟从学校出发。5点返回。火车也是每日两趟,每日早7点从太原火车站出发,8点到学校,掉头后8:10分左右从上兰车站出发,9点到太原火车站。下午4点从火车站上来,5点返回。票价从3角一直涨到1.5元。因为是通勤车,我们经常跟着混票。老实说,还是火车舒服,好怀念那会呀。由于火车运量大,运人集中,所以每年6月底7月初毕业生离校时上兰火车站就形成了中北的一大特色景观,人山人海,哭声一片

文档评论(0)

3816976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