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元时代的文化-文学教育读本.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宋金元时代的文化 编者董原 目 录 经学、哲学、理学 1 文学与艺术 44 散 戏 学术著作 81 地理学 科学技术 107 文化交流 133 欧 1 宋金元时代的文化 经学、哲学、理学 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到宋代进入一个新阶段,经 学和哲学也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唐孔颖达撰《五经正义》 结束了汉魏以来的儒家经学。唐以前的经学被称为“汉 学”,宋以后的儒学称为“宋学”。宋学的特点,是不拘 经义训诂,凭己意说经。宋学自称直接继承孔子的道统, 凭依孔子的经书,探讨有关自然界与社会的起源和构成 的原理,形成自己的哲学系统,与汉学遇然不同。宋学 中占居统治地位的学说是道学即理学。理学包括哲学和 伦理纲常即封建的社会政治学说两大部分。理学家用哲 学的义理论证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对以后的封建社会 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宋代以后,占统治地位的儒学基本 上是理学。 宋学的产生有其多方面的原因。(一)以农业为基础 的宋代,地主土地占有制和租佃制成为主要的普遍的经 济形态。前代依据门阀和等级取得禄位、占有土地的制 度转变为主要经由科举考试任命官员,和主要通过自由 买卖而取得土地。经济关系和政治制度上的这些变革势 必推动意识形态发生相应的变革。地主阶级需要新的理 论武器以维护其新的剥削关系和政治思想统治。(二)宋 代以科举取士,摆脱了前代贵族门阀和军阀势力的羁绊, 朝政的议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由此形成无休 止的政党之争,也由此形成政治、思想上较为自由的风 气。这种风气为学术上的探讨和新学说的产生,造成了 有利的政治条件。印刷术的发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 宋金元时代的文化 (三)汉学发展到唐代已经陷入了绝境。孔颖达《正义》 后,汉学不再有前进的可能。儒学要继续发展,势须另 辟新径。安史乱后,啖助及弟子赵匡、陆淳等治《春秋》 学,抛开三传,抒发己见。韩愈、李翱著《论语笔解》, 韩愈又著《原道》、《原性》等篇,李翱著《复性书》,相 继提出“道统”与“性命”之说。唐人怀疑古训、自出 新意的学风,为宋学的产生开辟了门径。(四)佛教与道 教在唐代盛极一时,在相当大的领域里夺取了儒学的思 想阵地。佛学提出的有关宇宙和人生的许多命题,为古 老的汉学所不曾有。儒学要战胜佛学就必须对这些命题 做出自己的回答。佛道的流行为儒学提出了论争的任务, 也为儒学提供了足够汲取的思想资料。唐代佛教的禅宗 南宗曾汲取儒学而战胜了儒学。宋代的理学则汲取佛道 而战胜了佛道。 理学创造于北宋,完成于南宋,在金、元继续得到 传播。宋代的经学、哲学和理学,其思想来源大致出于 三个方面:一是汉学以前的原始儒学经典,主要是《易》 《春秋》和《周礼》。二是佛学,主要是华严宗和禅宗。 三是道教,主要是太极和阴阳学说。 北宋前期的经学与哲学 宋朝承唐末五代战乱之后重建统一的国家,经学的 研究已经长期中断,佛道二教仍在南方诸国流行。宋太 祖、太宗尊崇儒学也崇尚佛道,旨在争取士人、以稳定 宋朝的统治,并非出于学术目的。宋太宗时校定孔颖达 《五经正义》,由国子监刻板印行。真宗笃信道教,也倡 导儒学,命国子监祭酒邢禹撰成《九经疏义》颁行。大 3 宋金元时代的文化 抵宋初至真宗五、六十年间,主要是在恢复唐朝的一统 经学,以维护宋朝的中央集权的统治,在学术上并没有 什么新创。 宋仁宗时,随着科举取士制的发展,已逐渐养成了 一批儒士,宋朝统治的重重矛盾也开始暴露在人们的面 前,朝野文士纷纷议论着改革朝政的方案。在学术上也 一扫前时的沉寂,开始了多方面的新探索。 刘敞——仁宗庆历间进士刘敞,字原甫,世称公是 先生,临江新喻人,著《七经小传》三卷,为《诗》《书》 《三礼》《春秋公羊》及《论语》重作新注(传)。刘敞 突破旧注的束缚,依己意作出新解,使学风为之一变。 吴曾《能改斋漫录》引《国史》说:“庆历以前,学者尚 文辞,多守章句注疏之学。至刘原甫为《七经小传》,始 异诸儒之说。”王应麟《困学纪闻》也评论说:“自汉儒 至庆历间,谈经者守训故而凿。《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