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国际化战略的四个亮点.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为国际化战略的四个亮点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之路,历经OEM到自主品牌的生存方式艰难转型、从低附加值出口贸易到高技术附加值的品牌营销,一次次企业单体的化蛹为蝶,都是国内企业的国际征程的激扬鼓点,更是民族工业自强不息的星火燎原。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市场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过去单向的产品出口思维应该被全球战略布局替代了。  国际市场从单个企业的竞争角逐,演变为产业分工合作体系。这个体系的结构形同哑铃,或者像施振荣所说的微笑曲线,技术研发、国际品牌占绝哑铃的一端,渠道网络和营销管理成为哑铃的另一端,而生产制造则是中间凹进的部分。哑铃两端是高利润区,哑铃中间则是低利润区,国内企业目前大多处在中间凹陷区,低成本、大规模生产则是支撑此种生存方式的重要基础。  从欧美到日本,从日本到韩国等四小龙再到大陆,产业分工的梯次转移效应非常明显:把中低端制造业交给别人,自己专注于技术和营销两端。国内的工业产业也正在发生结构性的大转型,中低端制造业从沿海发达地区转移到中西部、亚洲周边国家以及拉美等地,同时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成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和营销中心。随着产业链整合效应逐步显性,我相信,国际化中高端品牌的新一轮热潮,必将由国内企业主导。  说到国内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不得不提到海尔和格兰仕,他们分别代表了中国企业的两个极端。海尔是技术、品牌的国际化急先锋,而格兰仕则是挥舞着价格利剑的 “价格屠夫”。张瑞敏时期的海尔,开了“由易到难”的先例,引领家电业国际扩张的潮流。他大声疾呼:国际化竞争就是与狼共舞,要想成功就得先把自己变成一匹凶狠的狼。历经十多年的国内品牌化和多元化的品牌营销积累,海尔高调进军美国等一类市场,其浑厚的品质、财务和营销根基,帮助海尔的国际化之旅旗开得胜。与海尔形成明显反差的则是格兰仕,格兰仕通过贴牌生产开始创业,坚持国内国际市场齐步走战略,在国内高占有率的同时,走出了一条以“全球最大的微波炉制造中心”为目标的国际化经营之路。格兰仕坚持低成本战略,虽有些让国人面子上挂不住,但不可否认它仍然是不少国内企业的国际化战略的铺路石。你我都应该清楚,包括欧美在内的国际市场,中低端消费人群还是占据主流的。  相比海尔和格兰仕,华为的国际化战略则更为华彩。华为于1996年启动了全球化战略,十几年来,在爱立信、阿尔卡特等国际巨头重重围困之下,华为仍旧取得国际市场的重大突破,仅2009年国际市场销售就达到128亿美元,占到公司销售总额的60%以上,交出了一张典型跨国公司的漂亮成绩单。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进入全球范围内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近年来在海外市场屡屡中标,并且在新兴技术3G、NGN等重要产品领域,也获得了世界电信运营商的青睐。从模仿起家,到跻身于国际三大电信系统供应商,华为的国际化战略可圈可点。华为属于电信行业,其产业环境和产品技术与其他工业企业有一定的差别,但其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战略仍有很大的相通性。而要借鉴华为国际化战略,则不妨从他们近期的四个亮点开始。  亮点一:用彼之矛,攻彼之盾  在进军美国市场之前,华为已经在第二、第三世界战场上斩获颇丰,裹挟者技术和成本的双优势,华为抖擞精神大战美国市场。然而,电信市场历来是最为敏感的政治市场,客户的购买决策常常受到官方意志的干扰和阻扰。华为对此心知肚明,为了赢得SprintNextel的合同,华为一开始就委托Amerilink在美组建游说、律师和咨询团队帮助竞标。这家Amerilink咨询公司来头不小,它是由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前副主席创办的,其咨询顾问包括Sprint前高管、前世界银行行长和北电网络前CEO以及美国前国会和国防部官员。令人遗憾的是,最终还是被四个美国议员给搅黄了,一句莫须有的“国家安全”让华为很委屈地“输给了”报价更高的爱立信、阿尔卡特和三星。  触手可及的数十亿美金之巨SprintNextel订单,华为却输在不可控的政治因素。如何融入到美国产业经济中,从而不再被视为外来入侵之敌呢?华为边思考、边行动,他们近期收购3Com以及摩托罗拉无线网络事业部的意图,就是一个超越单纯买卖的宏大之举,用美国的技术、人才和公司人脉,穿越美国政府设置的重重障碍。看样子,华为已经在学刘翔的110跨栏跑了。而且,华为也公布了在美进一步兴建工厂的计划,此举较之游说和收购则更为直接,把自己变成一个完完整整的美国公司,看看美国国会那帮民族产业庇护者还有什么厥词可放?不过,路漫漫兮其修远,不可一招定胜负。当初在俄罗斯市场,华为就用了6年才打破重重阻扰,赢得了而今的鼎足之势。有了这份坚韧,相信美国的市场不日就会成为华为的盘中餐。  亮点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2010年11月3日,华为宣布将在5年内向渥太华投资6700万美元,帮助当地创造164个研发职位。华为的投资给渥太华及安大略省带来了好消息,此举是对安省高科技工人和创新研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