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堡油田沙一段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特种油气藏.PDF

南堡油田沙一段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特种油气藏.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堡油田沙一段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特种油气藏

- DOI:103969/ jissn1006 6535201501008 南堡油田沙一段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陈  吉,吴远坤,孙爱艳,宋宝顺,仲学哲 (中油冀东油田分公司,河北  唐山  063004) 摘要:南堡油田深部储层水体较深、湖盆面积广、埋藏深,导致深部储层泥质含量较高、压实作 用较强,储层较差,寻找优质储层是勘探开发的重点。 运用岩心、薄片、扫描电镜和其他分析化 验资料系统分析了P1、P2断块的沉积相、储层物性、储层孔隙喉道特征和成岩作用特征,研究 了南堡油田深层优质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结果表明,P1断块发育三角洲相,储集砂体较 薄、连通性差,储集空间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胶结物和泥质杂基含量高,储层综合评价为中 孔、特低渗、细喉道型储层。 P2断块发育砂质碎屑流沉积,储集砂体较厚、连通性好,储集空间 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胶结物和泥质杂基含量少,储层综合评价为中孔、中低渗、中喉道型储 层。 沉积相和成岩作用对储层影响显著,三角洲相储层较差,砂质碎屑流储层较为优质,且优 质储层均发育在强溶蚀相中。 关键词:优质储层;沉积相;成岩作用;P1、P2断块;南堡油田 - - - 中图分类号:TE1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6535(2015)01 0036 05 以灰色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为主,以正粒序 引  言 为主,少数细砂岩出现逆粒序特征,且砂岩中常夹 南堡3、4 号构造位于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南 有薄层植物碎屑和薄层泥质条带。 砂岩中常见平 部,东邻柏各庄凸起,南接沙垒田凸起,西连南堡2 行层理、波纹层理、交错层理、垮塌构造和泥砾,垂 - [1 2] 向上以薄层的砂泥岩交互为主。 粒度概率曲线表 号构造,北部则毗邻南堡陆地油田 。 P1、P2 断 - 块分别位于南堡4 号构造的南部和南堡3号构造 现为两段式,粒度C M 图数据具有典型牵引流特 西南部,为被断层复杂化的断鼻构造和背斜构 征。 总体上表现为三角洲前缘相沉积特征。 - P2断块岩心观察显示,储集岩粒度较粗,以灰 [3 4] 造 (图1)。 随着南堡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 色砾岩、粗砂岩、中砂岩和细砂岩为主,粉砂岩含量 入,中浅层逐渐进入高勘探程度阶段,可动用的优 很低,砾石呈“飘砾”形式存在。 泥岩为具有深水 质储量越来越少,深部储层将逐渐成为勘探开发的 环境特征的质纯深灰色、黑色质纯泥岩,与砂岩呈 - [5 8] 重要接替领域 。 突变接触。 砂岩较厚,呈块状构造,不发育牵引流 本文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着眼于互相毗 沉积的构造特征,其中砂砾岩以正粒序为主,少量 邻的P1、P2断块沙一段储层特征及对比研究,分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