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凝胶网状结构的中药提取物与乳膏基质相容性研究
世界科学技术— 中医药现代化★专题讨论:“龙津杯”中药制剂创新与发展论坛
基于凝胶网状结构的中药提取物
与乳膏基质相容性研究*
———中药提取物对司盘60-吐温80 复配乳化剂乳膏的凝胶网络结构性能的影响
□王 森 任 翔 朱卫丰** 尹辉府 袁 涛
(江西中医学院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昌 330004)
摘 要:目的:探寻中药提取物对乳膏凝胶网状结构形成与稳定的影响。方法:以苦参碱、甘草次
檗
酸、小 碱等6 种中药提取物为模型药物,以司盘60-吐温80 复配乳化剂制备乳膏,考察提取物在油
相中的溶解性能、药物的油水界面活性,药物对乳膏宏观稳定性、凝胶网络结构和物化性质的影响。
檗
结果:苦参碱、甘草次酸和大黄素有促进乳膏凝胶网络结构形成与稳定的作用,黄芩苷和小 碱降低
乳膏凝胶网络结构形成与稳定的作用,丹皮酚对其影响不大。结论:中药提取物与乳膏基质相互作用
所表现出的复杂理化性质,影响了凝胶网状结构形成、交联和溶胀。
关键词:凝胶网状结构 中药提取物 乳膏基质 相容性 物理稳定性
doi: 10.3969/j.issn.1674-3849.2011.06.024
乳膏是中药传统剂型,也是中医外治的主要剂 亲性化合物和水凝胶所构成的三元系统组成,因而
型之一。它具有以下优点:药物容易释放并透过皮 阻止油滴的聚集和控制系统的稠度,这种结构被称
肤;与皮肤亲和性好;易于洗除等。然而这些中药乳 之为凝胶网状结构。凝胶理论很好的阐明了乳膏内
膏在有效期内普遍存在着褪色变色、分层、失水、酸 部结构与稳定性之间的关联。但是凝胶理论只是建
败、破乳等问题,稳定性成为市场销售和临床应用难 立在空白基质的研究基础上,对于载药乳膏,尤其是
以克服的瓶颈问题。究其原因,这主要是由于中药提 对中药乳膏的研究目前仍为空白。本文以凝胶网状
取物与乳膏基质相容性所导致的。所谓相容性,是指 结构为切入点,以苦参碱、甘草次酸、大黄素、丹皮
中药提取物与乳膏基质配伍后能形成稳定的结构, 檗
酚、黄芩苷、小 碱6 种中药提取物为模型药物,以
从而使其在有效期内稳定。 司盘60- 吐温80 复配乳化剂制备不同载药量的乳
Barry[1]提出典型的乳膏制剂是由表面活性剂、两 膏,探寻中药提取物对乳膏凝胶网络结构形成与稳
定的影响。
收稿日期:2011-11-14
修回日期:2011-11-18
* 科学技术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153B071):适宜中药特点的软膏制剂油水分散共性技术研究,负责人:朱卫丰;江西省卫生厅
中医药科研基金项目(2010A097):基于多尺度结构的中药物料与乳膏基质相容性研究,负责人:王森。
** 通讯作者:朱卫丰,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外用制剂研究,Tel :0791,E-mail :zwf0322@126.com 。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 1043
2011 第十三卷 第六期 ★Vol.13 No.6
辅料的Hansen 溶度参数进行估算,并计算药物与辅
一、材料与方法
料及基质间的相对内聚能(RED),量化探讨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