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定).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文断句(定)

文言断句 趣味断句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 在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  加强诵读,增强语感,对断句标点有很大的帮助。  除此之外,断句大致还可以遵循如下几条规律: 规律(1)、找名词(代词),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即,巧用语法断句。一般完整的句子,都含有主语、谓语、宾语。主语和宾语,由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充当,就文言文而言,包括朝代、国名、人名、地名、官职等词;谓语部分由动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形容词性短语充当。 例2.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2006年福建卷)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①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注]①桀:夏桀,暴君。 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例3.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2006年北京卷) (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投赵。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扦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教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取材于《资治通鉴·周纪五》) 规律(2)、看虚词,定句读。 古人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标志。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句首词: 夫、且夫、若夫、盖、其、唯、盍、 凡、窃、请、敬 句尾词: 乎、哉、也、矣、欤、焉、耳、耶 常见连词:苟、纵、纵使、故、是故、于是、向使、而、然而、继而、无论、则、然则 、 虽、虽然 规律(3)、对话、引文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例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固定结构: ⑴……者,……也。 ⑵所以……者,……也。 ⑶为……所…… ⑷何……之有? ⑸孰与……?(与……孰……?) ⑹无以……(有以……/何以……) ⑺与其……孰若(不若)…… ⑻不亦……乎? ⑼如……何? ⑽得无……乎? 2006高考例题 练习7.用“/”给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2006年广东卷) 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人哉。 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子哉。 * * 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