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早期国家与社会s)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 《三字经》 类似图片可点击 谁的眼最亮 1.导致商朝灭亡的一次著名战役是( )。 A.牧野之战 B.赤壁之战 C.郾城之战 D.长平之战 2.西周时期为确立周王的权威,扩大周王朝的 区域而实行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等级制 * 2004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发现了宫城城墙以及大型夯土基址、车辙、绿松石器及其制造作坊等重要遗存。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早期国家与社会(2) 夏、商、周时期,史称“上古三代”,是中华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时期。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主要统治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一带。 走进夏朝 什么是王位世袭制? 史籍中有“夏传子,家天下”的说法,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这之前采用何种制度? 说一说 历史上将国王权位视为一家一族的私产,实行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制度叫王位世袭制。 河南偃师二里头夏朝宫殿遗址复原图 发掘确认宫城平面略呈长方形,面积约10.8万平方米。宫殿区内已发掘的大型建筑基址达9座。二里头遗 址宫城是迄今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宫城遗迹。纵横交错的中心区道路网、方正规矩的宫城和排列有序的建筑基址群,表明二里头遗址是一处经缜密规划、布局严整的大型都邑。二里头遗址的布局开中国古代都城营建制度的先河。 1.夏朝建立: 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3.夏朝后期都城: 约公元前2070年,禹 启 桀 公天下 家天下 二里头 4.末代暴君: 概括——夏朝 约公元前1600年,商灭夏。 走进商朝 司母戊鼎 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有研究者指出,商代熔化铜液的坩埚,最大的一次只能熔化12.7 千克铜。因此,要浇铸司母戊鼎,需要八十多个坩埚同时作业。如果加上制模、翻范和修饰,再连同运输和配料,所需要的人手和专门技能就更多了。 思考:制造精美的青铜器,都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够生产出如此精美的青铜器,说明了什么? 说一说 四羊方尊 (我国青铜器中的精品) 青铜器的意义 青铜器的产量和质量折射出当时国家在物质、技术及组织等各方面所具备的强大实力。技艺精湛、气势浑厚的青铜大鼎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 精美甲骨 1.这种文字为什么叫甲骨文? 2.甲骨文记载了什么内容? 3.如今能识读的甲骨文有多少?它们与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有何联系? 4.破译甲骨文有什么作用? 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说一说 5.课本图1-16是甲骨文所见商朝武器和使用情况简表,课本图1-17是甲骨文所见商朝刑罚简表,你从两幅图中能获取哪些信息? 反映了古人创造象形文字的智慧; 说明军事战争的频繁和武器的多样性; 体现了商朝刑罚非人性化、严厉残酷的特点; …… 说一说 商纣暴政引起民愤 周国势力的发展 有人说,商朝的灭亡完全是纣王宠爱妲己造成的,你认为对吗?请说说理由。 1.商朝建立: 2.突出文化成就: 3.末代暴君: 约公元前1600年 纣 青铜器 甲骨文 概括——商朝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了很多不愿再服从商朝统治的部落进攻商,纣王临时凑集人马,在牧野(今河南汲县)与周激战。结果,因为商朝的百姓都痛恨纣王的残暴,所以他们一与周军相遇,就掉转矛头引导周军杀向纣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阵前倒戈”的故事。纣王见大势已去,逃回朝歌,在他存放财宝的地方——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牧野之战 走进西周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 假如你是统治者,面对广袤的疆域,在“家天下”的社会,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广阔的疆土? 天 子 诸 侯 卿大夫 士 平 民 奴 隶 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1.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 2.周王是怎样进行分封的? 3.受封者有哪些权利? 4.受封者有哪些义务? 5.实行分封制有什么重大意义? 6.分封制会不会产生对天子统治不利的影响? 西周的分封制 说一说 “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豆:古代盛食器具) ——《礼记·礼器》 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礼乐制度 你认为礼的实质是什么?礼仪教化有何作用? 目的:有效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内容(要求):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间要有明显差别 例如:贵族的“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