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段考复习重点提要第三次段考复习重点提要重点一:气候类型.DOC

第三次段考复习重点提要第三次段考复习重点提要重点一:气候类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次段考复习重点提要第三次段考复习重点提要重点一:气候类型

重點一:氣候類型(一) 1. 熱帶溼潤氣候: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無乾季)、熱帶莽原氣候(乾溼分明)。 2. 溫帶溼潤氣候:夏雨型暖溫帶氣候(冬季乾旱不明顯)、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有雨,冬暖夏涼)、溫帶地中海型氣候(夏乾冬雨)、溫帶大陸性氣候(夏熱冬寒)。 3. 寒帶氣候:副極地氣候(年溫差特大)、苔原氣候(夏季:0~10℃) 、冰原氣候(最暖月均溫<0℃)。 重點二:氣候類型(二) 1. 乾燥與半乾燥氣候:熱帶乾燥(沙漠)氣候(日溫差大,年溫差小)、溫帶乾燥(沙漠)氣候(年日溫差均大)、半乾燥氣候。 2. 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乾溼分明、夏雨冬乾)、副熱帶季風氣候(夏熱冬不冷、夏雨冬不乾)、溫帶季風氣候(夏暖冬寒、夏雨冬乾)。 3. 高地氣候:熱帶高地氣候(年溫差特小)、溫帶高地氣候。 重點三:水循環 1. 水循環:指降水、蒸發散(蒸發作用和蒸散作用)、入滲、逕流(分別有地表和地下逕流)等過程。 2. 若集水區森林密布,則水文歷線圖中的洪峰流量較小,且洪峰滯延期較長。 重點四:水平衡 1. 全球水平衡:降水=蒸發散。 2. 剩水區:降水>蒸發散,如赤道附近、緯度40度以上的中高緯地區。 3. 缺水區:降水<蒸發散,如緯度10~40度之間,尤以20~30度最為缺水(馬緯度無風帶)。 重點五:陸地的水資源 1. 河川水資源的優點:更新週期快、取用較方便。 2. 湖泊水資源:以淡水湖較重要。 3. 地下水資源: 分為:自來地下水、受壓地下水。 安全出水量:抽取量須節制在補注量以下。 自流井:水井深入受壓地下水層,且受壓含水層傾斜、井口面低於受壓地下水面等三條件。 重點六:水資源問題 1. 水資源量相對不足:如灌溉用水占70%。 2. 水資源爭奪紛爭:如約旦河、科羅拉多河、尼羅河等。 重點七:土壤的組成 1. 固體,包括礦物質(沙、坋、黏粒)和有機質(腐植質)、水分和空氣。 2. 土壤上下層差異乃因:增添、淋溶、洗出、洗入(澱積)等作用。 3. 成熟土壤由上而下分為:有機質層(O層)、表土層(A層)、底土層(B層)、母質層(C層)、母岩層(R層)。 重點八:成土因子與成土作用 1. 成土因子:母岩(初期影響)、氣候(最重要因子)、地形、生物、時間。 2. 成土作用: 鐵鋁化作用(紅壤化作用):作用於高溫多雨區。 鈣化作用:作用於乾燥地區。 灰化作用:作用於冷溼的針葉林區。 重點九:土壤類型與分布 1. 地帶性土壤:分布大致和氣候區相符,又稱顯域土。 2. 非地帶性土壤:局部地形、水文或母岩影響發展出之土壤。 重點十:生態系統 ⊙ 生態平衡:是一種動態平衡,具有某種程度的自我調節能力。 重點十一:影響生物分布的環境因素 1. 氣候:氣溫、日照、降水。 2. 土壤:組成、厚度、質地、酸鹼值。 3. 地形:高度、坡向、坡度。 重點十二:生物分布規律 1. 生物的水平分布:緯度分帶性(氣溫影響較大)、經度分帶性(降水量影響較大)。 2. 生物的垂直分布:由低至高處,呈現近似當地緯度向極區的緯度分帶更替變化。如由雨林→溫帶落葉林→針葉林→草原→苔原而至冰原。 重點十三:自然景觀帶 1. 森林景觀帶: 熱帶森林:熱帶雨林、季風雨林。 溫帶森林:常綠闊葉林、落葉林、灌木林。 寒帶森林:針葉林。 2. 草原與苔原景觀帶:熱帶莽原、溫帶草原、苔原。 3. 荒漠景觀帶:沙漠、冰原。  高中地理(一)學習手冊 第三次段考復習重點提要  177 176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