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秋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单元检测 岳麓版选修1.docVIP

2017版秋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单元检测 岳麓版选修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版秋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单元检测 岳麓版选修1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单元检测 岳麓版选修1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的深刻社会根源是(  ) A.法家政治改革主张的影响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C.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D.各国君主为巩固统治支持变法 2春秋时期的诸侯国改革的首要目的是(  ) A.增强与其他诸侯国争霸的实力 B.增强与王室抗衡的实力 C.加快发展地主经济 D.改变旧的上层建筑 3战国变法和春秋变法的显著不同点在于(  ) A.以生产力发展为前提 B.以赋税制度改革为重要内容 C.以废除世卿世禄制度为根本任务 D.以富国强兵为主要目的 4商鞅变法之所以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主要是因为这次变法(  ) A.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 B.建立了严密的户籍制度 C.按军功授爵 D.推行连坐法 5商鞅变法时规定,国家颁行标准的度量衡器,要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执行。这一规定(  ) ①阻碍了经济发展的进程 ②便利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 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 A.允许工商业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7(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战国策·秦策一》)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当时谁的利益(  ) A.没落贵族 B.立功将士  C.新兴地主 D.富裕农民 8下列有关冯太后的评述,错误的是(  ) A.是当时北魏的实际统治者 B.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C.亲自督促孝文帝自幼学习儒家经典 D.开临朝听政之先例,应当否定 9北魏统一黄河后,在其政权的统治下,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主要原因有(  ) ①鲜卑贵族推行民族歧视政策 ②鲜卑贵族对百姓巧取豪夺 ③都城偏远 ④南朝政权的威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促使孝文帝改革的动力是(  ) A.挽救北魏统治的危机 B.孝文帝谦虚好学,热爱汉文化 C.孝文帝要求实行民族平等团结 D.排除冯太后影响,加强皇权 11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  ) A.北魏迁都洛阳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B.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全面的发展 C.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 D.5世纪的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12北宋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 A.加强北宋的军事力量 B.解决北宋的财政困难 C.铲除地方割据势力 D.抑制地主的土地兼并 13王安石变法颁行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的共同之处是(  ) ①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②触犯了官僚地主的利益 ③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④得到了官僚地主阶层的支持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4王安石对科举考试改革的核心是(  ) A.科举考试重视实际 B.选拔人才不拘一格 C.选拔人才一视同仁 D.大力发展军事教育 15司马光说:“介甫(王安石,字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至忠直疏远,谗佞辐辏。”司马光所说的“谗佞”指的是(  ) A.拥护变法的人 B.政府中的贪官污吏 C.反对变法的人 D.从变法中受益的人 16元朝能够“改就亡国之俗”而以“农桑为立国之本”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经济适合中原地区生产力水平 B.元初统治者对中原文化的仰慕 C.汉族人民对游牧生产的强烈反对 D.中原地区原有的农本传统决定 17下列哪一地区在元朝时成为省级行政区(  ) A.西域 B.琉球 C.西藏 D.澎湖 18元朝转变立国之本,重视农业发展,其中为此指定的考核地方官吏的主要标准是(  ) A.屯田多少 B.编写农书 C.推广先进科学技术 D.农桑兴废 19张居正被称为“救时宰相”,主要是因为(  ) ①他在内外交困的危局中挺身而出 ②他采取的措施切中时弊,成效显著 ③他的改革得到了统治者的拥护 ④他进行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人民的利益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20张居正死后官秩被削,名誉被毁,祸及家人同僚,十年改革毁于一旦。主要原因在于(  ) A.明神宗反对改革 B.改革收效甚微 C.改革损害了豪强利益 D.张居正为官暴戾 二、非选择题(21题15分,22题15分,23题20分,共50分) 21北宋年间,面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