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东 :吟诵文化的发源地 、成熟地和传播中心
柴海军 侯 玲
内容提要:吟诵是中国传统的唱歌方式,是 中国历代文人诗词文赋创作的主要方式之
一 , 也是 中国古人最传统的读书方式以及传统教育的主要学习方法。在河东地区的运城、临
汾一带流传的原始民谣是 中国吟诵文化的源头所在,舜帝抚五弦琴吟诵的 《南风歌》是 中国
吟诵成熟的标志性作 品。河东是北中国乃至全国古音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历代河东吟诵
名篇中,保留了大量的上古音、中古音和近古音的发音。平水韵的确定对河东吟诵的传播起
到了重要作用,河东吟诵通过平水韵对中国吟诵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河东吟诵 原始民谣 发源地 成熟地 传播中心
从表现形式上说,吟诵从一产生就是中国传统的唱歌方式。
不论现在的哪家吟诵流派,都在传承一种吟诵调。这种调子就是传统的唱歌方式。孙玄龄指出:
“从音乐角度来看 ,吟诗调是诗歌的音乐载体 ,也是歌曲的一种 ,属于古典歌曲的范畴。它是诗、词、
文与音乐的结合,是吟者以曲调对诗歌给予舒展性的解释和表现。从古代到近代,吟诗调都很活跃,
起着对古典文学欣赏、传播和教育的作用。有些学者认为,吟诗调不人宫调,没有记载,因而对它不
大看重。那是因为这种形式和许多民间音乐一样,非常普通,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而且,诗被吟诗调
吟唱出,也可算是声诗的一种音乐表现。这一点,应当是不难理解的。”①
北京大学博士生杨锋在他的博士论文 《中国传统吟诵研究》中的 “吟诵的历史与现状”一部分介
绍说 :“吟诵最初的出现形式是 吟‘唱’。我们都知道诗歌源于劳动,从它在原始社会诞生之 日起就开
始被先人吟唱了。正如赵元任先生所说:诗‘歌不分化的时候,诗也是吟,歌也是吟’。王力先生在 龙《
虫并雕斋文集》中讲到:诗‘是音乐性的语言。可以说远在文字产生之前,也就产生了诗。劳动人民在
休息的时候,吟诗(唱歌)是他们的一种娱乐。”’(2012年)
不论是已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 目的 “常州吟诵”(项 目序号636,编号 Ⅱ一
137),还是被列入辽宁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 目的辽南吟诵 (项 目序号 5,编号 Ⅱ一21)、列入运
城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 目的河东吟诵(项 目序号 199,编号lI一9),都在 “传统音乐”这个大类
别中。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 目的归类恰恰说明吟诵首先是一种传统的唱歌方式,是属于传统音乐
的类别。
吟诵一产生也是中国古人诗词文赋创作的最主要方式。
大家知道,所有的语言都是先出现 口头语言然后再出现书面语言。在没有使用书面语言进行创作
之前,任何语言本身就已经具有了创作,而这种创作使用的就是口头语言。汉语言本身也不例外。t:L~n
诗《经》的 “十五国风”,也基本都是采录的来 自民间的没有用文字记录下来的VI耳相传的V:I头文学。
① 孙玄龄:《吟诗调音乐的分类》,《中国音乐学))2013年第 1期。
ElYW一E..UA~A了f-~f
。-
, 丈 乙 ·二。一六年 第二期
汉语本身又是一种音、韵、调三者完美结合的语言。这些语言如何组合读起来才会抑扬顿挫 、琅
琅上 口,韵律和谐悦耳?显然,在远古尚不具备大面积使用笔墨纸砚等各种书写工具的背景下,依然
有诗词文赋等文学作品产生。这些作品的产生方式就是吟诵。如果我们承认口头文学也属于文学作
品的话 ,那么我们就容易理解吟诵本身就是一种创作方式了。这是在书写工具不普及的情况下,但
即使到了后来已经普及了各种书写工具的背景下,吟诵也依然是中国古人创作诗词文赋的主要方
式之一。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很多前人作品中看出来 ,比如 “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刘勰 文《心雕
龙》),“吟诗作赋北窗里”(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吟诗秋叶黄”(杜甫 和《裴迪登新津寺寄
王侍郎》),“我有新诗何处吟”(杜甫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诗好带风吟”(姚合 武《功县中》),“吟安
一 个字”(卢延让 《苦吟》),“吟罢低眉无写处”(鲁迅 无《题》)……还有很多美术作品也能体现出这一
点,如 屈《子行吟图》、太《白行吟图》、松《院闲吟图》、《玉人吟啸图》等作品。
中国古人的诗词文赋基本都是通过吟诵来表达文字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超详细AMS2750E中文版.pdf
- 2021年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医护人员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人员招聘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2年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医护人员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2年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医护人员招聘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压合机及回流线简介.ppt VIP
- 2023年专升本考试英语300个必背词汇.pdf VIP
- 高职养生康复技术教案.docx VIP
- 2024年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人员招聘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人员招聘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