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化适性测验的应用实例.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脑化适性测验的应用实例

李茂能 2004 主題大綱 測驗的演進 IQ測量:生理與心理觀點 電腦化適性測驗的起源與意義 適性測驗發展階段 電腦化適性測驗的理論基礎 連續性機率比考驗理論 IRT理論 IRT理論具有兩大特色 訊息函數與估計標準誤 ICC與TCC 電腦化適性測驗的流程 電腦化適性測驗的應用實例 電腦化適性測驗之優缺點 中文電腦化適性測驗系統簡介 測驗的演進 起源於中國 文官考試(2200BC~清末的科舉制度) 八股濫觴於北宋(1313),盛行於元明清,清光緒三十一年(1906)“諭停科舉”。 漫長的六百年間,八股文是中國文官考試的“托福測驗”,是一代一代中國青年十年寒窗孜孜研求的“登龍考。 蘊釀於歐洲 初期IQ測量(生理觀點) 心理測驗之父: Francis Galton, 1822-1911 後期IQ轉向心理測量 Alfred Binet,1857-1911 發揚於美國 IQ測量持續心智觀點 Lewis Terman , 1877-1956 創用 “Intelligence Quotient.” Galton’s IQ測量 生理上: Height Weight Head Measurements Length of Middle finger Arm Span Galton’s 視力測量 Alfred Binet 1857-1911 Binet’s Test 主張IQ的測量, 應揚棄感官方面的測量,轉向高級心智歷程 (reasoning, problem-solving)的測量 (1896) Binet’s Test特色 主在測一般性心智能力 簡短而實用 不需使用儀器設備 題目依難度排列 測驗標準化 全部文字題 旨在診斷出mental-retarded children: 魯鈍:Moron (MA=12 yrs), 痴呆: Imbecile (MA = 7 years), 白痴:Idiot (MA=3 yrs) Wilhelm Stern (1871-1938) Lewis Terman (1877-1956) 1916年, 主張將心智商數乘以100已去除小數 因此,Average IQ=100 適性測驗的鼻祖: A. Binet 人工化的適性測驗始於Binet與Simon(1905)的比西智力量表,他們首先運用起始年齡組(主試者認定之適齡測驗起點)、基本年齡組(各題均通過)、與最高年齡組(各題均未通過)之概念,讓主試者能在基本年齡組與最高年齡組間適才、適能選題施測去進行智力之評估,當主試者找到受試者之基本年齡組與最高年齡組時,測驗即告終止。因此,比西智力測驗開啟了人工化紙筆式適性測驗之先河。 電腦化適性測驗 適性測驗乃是一種為每一考生『量身打造』的個別化測驗,符合『因才施測』、『經濟有效』、『誤差最小』之原則。惟早期人工式適性測驗之實行是無法有效快速達成的,二十世紀後半期個人電腦逐漸普及,適性測驗方能變得具體易行。此種運用電腦實行適性測驗,即稱為電腦化適性測驗(CAT)。 Wainer(1983)稱此CAT為心理測驗界的工業革命。 適性測驗發展階段 適性測驗(Adaptive Testing)之發展可簡單依施測方式分為四階段: 人工化(1905~1950年代後期)、 結構式電腦化(1950後期~1970年代前期) 模式導向電腦化(1970前期~1990年代前期) 智慧化、診斷化(1990前期~1990年代後期) 遠距化(1990年代後期~迄今)。 例如: Question Mark Web, WebTutor, Multiple Choice Grader, Quiz Please. 電腦化適性測驗的理論基礎 (一)連續性機率比考驗理論(Sequential probability ratio test,簡稱SPRT)與 (二)項目反應理論((Item response theory,簡稱IRT)。 連續性機率比考驗理論(一) SPRT理論係由Wald(1947)所發展之連續性分析,Ferguson(1969)首次運用它於『精熟或不精熟』判定的電腦化測驗中。 施測過程當中,係隨機選題施測,並需進行一連續性機率比(PR)考驗,以裁定是否接受精熟或不精熟之假設,如能判定精熟或不精熟則停止施測,否則繼續選題施測下去。 連續性機率比考驗理論(二) 應用SPRT模式之適性測驗,必須先根據先前經驗或理論,設定四種機率: 1、精熟者的先驗機率(prior probability of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