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湖南师范大学附属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有部分解析.docxVIP

湖南湖南师范大学附属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有部分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炎德·英才大联考 湖南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月考试卷(五) 历 史 命题人:刘丽珍  审题人:高三历史备课组 (命题范围:必修一、必修二)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下列选项与宗法制无关的是(B) A.“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B.“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C.“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 D.“别子为祖,继别为宗” 【解析】“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是指推举人才时,秉持公正无私之心,不掺杂个人好恶,故选B。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别子”,即嫡长子以外之子,A、C、D三项均与宗法制有关。 2.钱穆《国史大纲》记载:“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此田亩最有可能是(D) A.天子赐予的井田 B.因军功受赏的土地 C.租种的地主土地 D.国家授予的无主荒地 【解析】由“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可知,材料所指的是均田制。 3.张邦炜教授在《宋代婚姻家族史论》一书中,总结出宋代后妃出身简表  项目 时期 后妃 总数出身于三品以上高级官僚家庭者出身于五品以上中级官僚家庭者出身于九品以上低级官僚家庭者出身于非官僚家庭者北宋24937.5%312.5%14.2%1145.8%南宋17211.8%15.9%423.5%1058.8%合计411126.8%49.8%512.2%2151.2%  下列各项,对此表解读错误的是(A) A.宋代选后妃“妙择天下令族” B.宋代社会“士庶婚姻浸成风俗” C.宋代后妃的理想人选是“小官门户” D.仍受“门当户对”婚姻观念的影响 【解析】“令族”,指名门世族。“妙择天下令族”是门阀制度影响下讲究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其他各项均在材料中有体现,A项与材料不符。 4.《清史稿》载:“(张)廷玉定规制:诸臣陈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内阁拟旨;要事用折,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亲御朱笔批发。自是内阁权移于军机处,大学士必充军机大臣,始得预政事,日必召入对,承旨,平章政事,参与机密。”材料表明(D) A.军机大臣权力失控 B.内阁成为军机处下属机构 C.张廷玉得到康熙重用 D.张廷玉完善了奏折制度 【解析】A不符合史实。“内阁权移于军机处”并不等于“内阁成为军机处下属机构”,故B项错误。张廷玉虽然是三朝之元老,但材料中有“军机处”字样,涉及的应是雍正建军机处以后的事情,材料不能表明他得到雍正皇帝的重用,故C不符合材料。只有D符合史实与材料。 5.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指出:“在英国人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是一个捍卫他们的通商权利、维护其国家荣誉、纠正在华英国官员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以及确保未来开放的必要行动。在中国人看来,这场战争主要是一场对鸦片的清剿。”材料主要说明(B) A.鸦片战争源于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B.鸦片战争是东西方文明碰撞的结果 C.鸦片问题是战争发生的最主要原因 D.英国为发动罪恶的鸦片战争作辩护 6.《南京条约》签订第三天,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等人联名向英国全权大臣璞鼎查发出照会:该照会第8条规定:“此后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案件,应明定章程,英商归英国办理,内民由内地惩办,俾免衅端。”据此,下列解读不准确的一项是(A) A.失去领事裁判权主要是清政府软弱所致 B.领事裁判权的丧失是清朝主动外交的结果 C.潜藏着在战争中军事失败之外的外交失败 D.清廷处理外交事务还处在传统的认识体系中 【解析】材料表明清政府不懂国际法,没有意识到司法主权这种西方社会通行的近代国家主权观念,还处在朝贡体系下“华夷有别”的认识体系中,主动将在华英人的审判权拱手相让,导致丧失了领事裁判权。 7.1908年《申报》连续报道“圣躬违和”30次以上。6月14日报道:“圣上患足疾,已将三月。”6月25日,刊出陈御医入诊“脉案”。11月16日发布电讯:“上病大渐,今日酉正二刻升遐。”这条电讯附一按语:“此电于前夜接到,因恐不确,未录昨报。”材料表明(D) A.通俗性报刊广受民众的欢迎 B.《申报》是官方通报的喉舌 C.对于研究光绪之死价值不大 D.晚清的报界有一定言论自由 【解析】《申报》不属于通俗性报刊,而且受欢迎程度材料未体现,A项错误。B项错误,《申报》是私人创办的商业报纸,刊发的这些消息,不是来自官方的通报,而是通过自己的信息渠道获得的独家新闻。“因恐不确”也意味着不是官方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