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2012016年冬作马铃薯品种试验方案
云南省2015-2016年度冬作马铃薯品种试验方案
一、试验目的
通过区域试验,对各育种单位选育的马铃薯品种进行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及品质等鉴定评价,为我省品种审定提供科学依据。
二、品种及供种单位
(一)区域试验
序号 品种名称 选育单位 供种单位及联系人 区试年限 1 凤薯9515 大理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粮作所、云南师范大学薯类作物研究所 大理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粮作所
杨 0871-2481226 第2年 2 云薯306 云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昭通市种子管理站 李德第2年 3 云薯507 云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昭通市种子管理站 李德第2年 4 中滇薯1号 云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郭华第2年 5 滇芋2号 云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 于德459025316@ 第1年 6 合作88(CK) 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董云 (二)生产试验
序号 品种名称 选育单位 供种单位 联系人及电话 1 昭薯3号 昭通市农科所 昭通市农科所 胡 2 合作88(CK) 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董云 (三)种薯供应
各供种单位将参试品种直接寄送给承试单位,并且保障种薯数量和质量,供种时间直接与承试单位联系。参加区域试验的品种,每个试验点至少寄送种薯200粒,参加生产试验的品种,每个试验点至少寄送种薯80千克。如供应的种薯数量不足,不能满足试验要求,安排到下一年度进行试验。
三、区域试验承担单位及承担人
序号 试验点 试验承担单位 试验承担人及电话 邮政编码 1 东川 东川区种子管理站 周崇654100 2 鲁甸 鲁甸县种子管理站 李兴657100 3 元江 元江县种子管理站 郑成653300 4 石屏 石屏县种子管理站 赵662200 5 文山 文山市种子管理站 潘凤娥0876-8889187 663000 6 景洪 西双版纳州种子管理站 岩666100 7 漾濞 漾濞县种子管理站 杨永672500 8 芒市 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罗有678400 9 盈江 盈江县种子管理站 冯祖679300 10 双江 双江县种子管理站 李佳677300 四、生产试验承担单位及承担人
序号 试验点 试验承担单位 试验承担人及电话 邮政编码 1 元江 元江县种子管理站 郑成653300 2 石屏 石屏县种子管理站 赵662200 3 文山 文山市种子管理站 潘凤娥0876-8889187 663000 4 芒市 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罗有678400 5 双江 双江县种子管理站 李佳677300 五、田间试验方法
(一)区域试验
1、试验地选择。选择本地区种植马铃薯有代表性的地块,要求地势平坦,土质疏松,肥力中上等较均匀,排灌方便,位置适中,不受遮阴影响。
2、田间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长方形、面积10㎡,每小区60株,重复3次;采取能代表当地中上生产水平的种植方式,试验地四周设保护行。
3、播种。选择当地最佳播种时间播种,必须在一天内完成播种,并采取适当措施杀虫保苗。
4、施肥:按当地中上生产水平施肥(最低施肥量每亩不低于1000千克腐熟农家肥加60千克复合肥(氮磷钾为15:15:15)或相当量的其它肥料)。
5、田间管理。中耕、除草、培土三次。同一管理措施在同一天内完成,至少在同一重复内当天完成,结合田间调查对病株(包括退化株)、杂株作好标记,分别收获统一计产。
6、观察记载必须及时准确、数据可靠,一律按试验记载项目及标准执行(见附件)。
7、收获。成熟后收获,品种间成熟期相差15天以内,一次性收获;15天以上,按品种成熟早晚分批收获。
田间烂薯只计算百分率(计算公式:烂薯百分率=烂薯重量÷(烂薯重量+好薯重量)×100%),不列入小区实际产量。缺株按小区平均单株产量的70%计产;一个小区缺株达20%以上,应作缺区处理,并作缺区分析;有三个及以上缺区或者同品种有二个缺区,试验报废。
8、品质检测和抗病鉴定。委托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595395260@ ,纸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