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要素.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控制要素

2 控 制 要 素 2.0.1 公路设计所采用的各种汽车设计车辆外廓尺寸,应符合表2.0.1规定。 表2.0.1 设 计 车 辆 外 廓 尺 寸 车 辆 类 型 总 长 (m) 总 宽 (m) 总 高 (m) 前 悬 (m) 轴 距 (m) 后 悬 (m) 小 客 车 6 1.8 2 0.8 3.8 1.4 载 重 汽 车 12 2.5 4 1.5 6.5 4 鞍 式 列 车 16 2.5 4 1.2 4+8.8 2 2.0.2 交通量折算中采用的汽车代表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应符合表2.0.2规定。      表2.0.2 汽 车 代 表 车 型 分 类 与 车 辆 折 算 系 数 代表车型 车辆折算系数 车 型 说 明 小型车 1.0 ≤9座的客车和载质量≤1t的货车 轻型车 1.2 9~19座的客车和载质量>1t~≤2.5t的货车 中型车 1.5 >19座的客车和载质量>2.5t~≤7t的货车 大型车 2.0 载质量>7t~≤14t的货车 拖挂车 3.0 载质量>14t的货车 1 畜力车、人力车、自行车等非机动车,在通行能力分析中按路侧干扰因素考虑 。 2 一、二级公路上行驶的拖拉机按路侧干扰因素考虑 。 三、四级公路上行驶的拖拉机每辆折算为4辆小型车。 2.0.3 公路设计小时交通量宜采用年第30位小时交通量,也可根据公路功能采用当地年第20~40位小时之间最为经济合理时位的交通量。 2.0.4 公路服务水平分为四级(详见附录)。各级公路的设计服务水平级别应符合表 2.0.4规定。 表2.0.4 各 级 公 路 设 计 服 务 水 平 公 路 等 级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服 务 水 平 二 二 三 三 ---- 1 一级公路作为集散公路时,可采用三级服务水平。 2 四级公路的服务水平不作规定,必要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2.0.5 各级公路设计速度应符合表2.0.5规定。 表2.0.5 各 级 公 路 设 计 速 度 公 路 等 级 高 速 公 路 一 级 公 路 二 级 公 路 三 级 公 路 四 级 公 路 设 计 速 度(km/h) 120 100 80 100 80 60 80 60 40 30 20 1 各级公路设计速度应根据公路的功能、等级及交通组成,结合沿线地形、地质等状况,经论证确定。 2 一级公路作为干线公路,且纵、横向干扰小时,宜采用设计速度100km/h或80km/h。 一级公路作为集散公路时,应结合混合交通量、平面交叉间距等对设计速度60km/h或 80km/h进行论证比选。 3 二级公路作为干线公路时,设计速度可选用 80km/h或 60km/h;作为集散公路时,设计速度宜选用60km/h。 4 位于特殊困难的局部路段,且因新建工程可能诱发工程地质病害时,经论证并报主管部门批准,高速公路局部路段的设计速度可采用60km/h,但长度不宜大于15km,或仅限于相邻两互通式立体交叉之间的路段,且相邻路段的设计速度不应大于80km/h;二级公路局部路段的设计速度可采用40km/h,但长度不宜大于10km,且相邻路段的设计速度不应大于60km/h。 2.0.6 设计速度相同的路段,应为同一设计路段。 高速公路设计路段不宜小于15km;一、二级公路设计路段不宜小于10km。 两设计路段间必须设置过渡段。 2.0.7 各级公路的建筑限界应符合图2.0.7的规定。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整体式) 2)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分离式) 3) 二、三、四级公路 4) 公 路 隧 道 图中: W ----行车道宽度。 L1—左侧硬路肩宽度。 L2—右侧硬路肩宽度。 S1—左侧路缘带宽度。 S2—右侧路缘带宽度。 L —侧向宽度。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侧向宽度为硬路肩宽度(L1或L2); 二、三、四级公路的侧向宽度为路肩宽度减去0.25m; 隧道的侧向宽度(L1或L2 )应符合本标准表7.0.2隧道最小侧向宽度的规定。 C —当设计速度等于或大于100km/h时为0.5m,小于100km/h时为0.25m。 M1—中间带宽度。 M2—中央分隔带宽度。 J—检修道宽度。 R—人行道宽度。 E —建筑限界顶角宽度, 当L≤1m时,E=L; 当L1m时,E=1m; 隧道 E=L 。 H —净空高度。 图2.0.7 建筑限界 (单位: m ) 1 路段设置爬坡车道、紧急停车带、避险车道、错车道、加减速车道等时,行车道应包括其宽度。 2 桥梁、隧道设置人行道、检修道时,建筑限界应包括所增加的宽度。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