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化脓中耳炎也要小心治
不化脓中耳炎也要小心治很多人认为耳内流脓才是中耳炎,殊不知耳内不流脓的中耳炎也是非常常见的。中耳炎包括化脓性中耳炎和非化脓性中耳炎两大类,非化脓性中耳炎又可称为“分泌性中耳炎”,它又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分泌性中耳炎以儿童多见,是儿童致聋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多见。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一般多因上呼吸道感染、腺样体肥大而起,炎症局限于中耳黏膜,无脓,以耳鸣、耳闷、耳痛和听力下降为主要症状。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则难找原始病因,常由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未得到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所致。
几种特殊的症状
自听过响:即听外界声音很轻,但听自己说话声反而觉得很响,只是欠清晰,吞咽时耳内有响声。
韦氏错听:即在嘈杂环境中,听觉反比平时为好。又称为“闹境反聪”。
体位影响听力:改变头位时,耳内有响声;或在站立位和坐位时听力下降,而在卧位时听力有提高。
本病发作初起几天可酌情自疗,若未见效,应及早去医院就诊,不能拖延,以免转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发生中耳粘连。在治疗同时,还可采取以下自疗方法辅助,提高疗效。
几种有效的自疗法
1 滴鼻法
用1%呋喃西林麻黄素液滴鼻,或加入适量激素混合后滴鼻。滴鼻方法要正确:仰卧于床上,头向后仰伸,悬垂于床沿,使鼻腔低于口腔后滴药4~5滴,然后头转向患耳侧,再作捏鼻鼓气,使药液流向咽鼓管咽口,收敛咽鼓管咽口黏膜,使之消肿。
2 鼓膜按摩术
早期病例或中耳病变重者,可经常施用。方法为:用中指插入外耳道口,轻轻摇动数次后,突然拔出,重复10次;或以两手掌心稍用力加压于外耳道口后,突然向外侧移开,反复20次。每日按摩多次以引动耳内经气而使窍通。
3 咽鼓管吹张
方法是闭紧嘴巴,捏紧双鼻孔,用力收缩胸腹鼓气,使气无处可去,经咽鼓管窜入耳内,感觉耳内哄然有声。每日白行吹张多次,有助于中耳通气,排液,防止粘连形成。使用本法应注意:①作咽鼓管自行吹张前,应先排清鼻腔、鼻咽腔分泌物,以免将脓液吹入中耳腔,导致化脓性炎症;②吹张时用力不可过猛,以免损伤鼓膜。
4 鸣天鼓
将两手掌心紧贴两耳,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对称横按在枕部,两中指相接触到,再将两食指翘起叠在中指上面,然后把食指从中指上用力滑下,重重地叩击脑后枕部,此时可闻宏亮清晰之声如击鼓。先左手24次,再右手24次,最后两手同时叩击48次。每天可以多次施行。
5 理疗
可用局部热敷或红外线照射疗法。可改善中耳血液循环,促进黏膜水肿消退后利于消炎止痛。应在医师指导下讲行。
几种常见的处理错误
1 轻易认为是“肾亏”或“耳屎”
本病初期,患者有耳鸣、耳闷塞感等症状“有些人自以为是”“肾亏”,休息几天自己会好的,不必看病。有些人曾经有过耵聍(“耳屎”)栓塞病史,认为本次也是耵聍栓塞,不必急着去看。如此,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2 无视小孩的鼻塞,流涕
小儿由于贪玩、耐受性相对较好,不如大人那么在意耳部的不适。家长工作忙,也不知道小孩的鼻塞、流涕会发生本病。平时和孩子说话,他常常不理不睬,还以为是调皮。等到小孩看电视要把音量调到很大、学习成绩下降时,才发现问题。因此,家长和教师都要加强对儿童听力的观察,及早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一旦出现耳部症状,2~3天内症状未消除的,必须立即去耳鼻喉科就诊,不能拖延。
3 没掌握正确的擤鼻方法
鼻塞流涕时,有些病人常常捏住双侧鼻孔用力擤鼻,易将鼻涕推入咽鼓管,加重病情。正确的擤鼻方法是:用一指堵住一侧鼻孔,用适度的力气擤鼻,擤完一侧后再擤另一侧。如果鼻塞较重,可先滴1%呋喃西林麻黄素液,待黏膜收敛后再擤鼻。
4 误将滴鼻药滴耳
常常有患者未记住医生的嘱咐,配完药后也不看说明书,认为耳朵有病应当滴耳,误将收敛鼻腔、鼻咽部黏膜的滴鼻药滴耳,非但未起到治疗作用,还延误了治疗时机。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