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两例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CT误诊研究.doc

两例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CT误诊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两例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CT误诊研究

两例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CT误诊研究【摘要】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为无功能性肿瘤,此类大多无内分泌体征。本病极为罕见,国内外近15年杂志报道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不足10例。笔者最近五年内曾遇两例,术前超声及CT检查均误诊或未明确诊断。经手术病理证实考虑为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现报告如下,并以此分析、探讨CT对本病诊断价值。 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SOMATOM Emotion 16排螺旋CT扫描,均行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扫描层厚选用5mm,并进行3mm重建。增强检查造影剂选用欧乃派克;检查前进行皮试,阴性者方行增强检查;计量60-80ml;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射,注射速率3mm/s。 【一般资料】 〖患者甲〗 [一般资料]女性,38岁。右上腹隐痛近1年。超声检查后怀疑右肾上腺区占位,建议进一步CT检查。 [CT所见]平扫:右肾上腺区类圆形肿块,大小约为6.5mm×60mm,呈囊实性密度,并可见“囊中套囊”征象,其外囊壁薄伴少许斑点状钙化,内囊壁较厚,外囊与内囊CT值分别为3HU、16HU。肿块右侧与肝脏右叶内后缘关系密切,前方与下腔静脉后壁紧邻,下达右肾上极水平。 增强:动脉期肿块囊性部分未见明显强化;囊内实性组织强化亦不明显;内囊、外囊囊壁结构可见轻、中度强化。静脉期及实质期囊性部分仍未见明显强化,囊壁中度强化。 CT印象诊断:右肾上腺囊实性占位,考虑肿瘤囊性变合并陈旧出血。 [术后病理]大体所见:不整形碎组织4厘米一堆。大部分凝血块样,囊壁样,壁厚1.5厘米,局部见金黄色物。 镜下所见:纤维囊壁见较多含铁血黄素沉积,局部见扩张血管,并见正常肾上腺组织。 病理诊断:形态符合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出血、囊性变,伴机化。 〖患者乙〗 [一般资料]女性,74岁。患者无明显内分泌症状。住院超声检查,偶然发现左肾上腺肿物。后行CT进一步检查。 [CT所见]平扫:左侧肾上腺可见一软组织肿块,囊性为主,囊壁见蛋壳样钙化,病灶大小58mm×43mm,病变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 增强:左肾上腺区肿块未见明显强化。 CT诊断:左肾上腺区占位,考虑大腺瘤囊变合并钙化。 [术后病理]大体所见:肿物6.5×5×5厘米,已剖来,切面黄褐色,包膜完整,带一层硬壳。 镜下所见:大片组织出血坏死,局部见管腔不规则扩张的血窦,并见少量肾上腺组织。 病理诊断:考虑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伴出血坏死。 【讨论】 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极为罕见,国内外文献中仅见少数个案报道。该肿瘤起源于肾上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瘤因血管蜕变、坏死而大部分呈囊性,囊内含有陈旧性出血。肿瘤小部分为实性,其由大量的血管构成,血管腔大,形态不规则,实质往往被囊内液体挤压至肿瘤边缘。该肿瘤很少恶变,患者一般无明显内分泌症状,多数是在腹部影像检查中附带发现,随着现代影像检查技术的广泛应用,其检出率在不断提高,肿瘤较大时,可因挤压周围组织而感到上腹部疼痛。 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罕见,术前诊断较为困难。CT主要表现:以囊性为主肿块,肿块多边界清楚,边缘可见受压软组织。增强后,肿块内实质部分强化。肿块有完整、光滑包膜,与周围组织境界清楚。肿块较大时,对周围组织推压移位。一般无内分泌体征,但当CT显示一巨大囊性为主肿块时,应考虑到本病。也有作者认为该肿瘤CT表现可为囊性或实性不均质肿块,可伴有钙化;增强后小肿瘤有不均匀强化,大肿瘤在周围实性成分内有斑片状或结节状强化。这种斑片或结节状表现与血管造影中的血管湖相类似,并有一定关系,因此认为增强CT扫描肿瘤边缘结节、斑片状强化是肾上腺血管瘤的典型表现与肝血管瘤一样。肝海绵状血管瘤动态增强扫描时发现结节状强化,强化结节与同层腹主动脉的密度相同,是海绵状血管瘤的典型征象。 本病在CT诊断上主要应与肾上腺区畸胎类肿瘤鉴别,畸胎类瘤肿瘤内含多种组织成分,可有钙化、水、软组织及脂肪组织,鉴别比较容易。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可见坏死、囊变、钙化等表现,但与海绵状血管瘤不同的是其坏死区多位于肿瘤的中心区域,而后者常偏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含有脂肪密度,易出血及钙化,确定脂肪成份的存在是鉴别二者的关键所在。 笔者所遇两例病例,患者均为女性,均为单侧,左右侧各一,术前CT均未做出明确诊断,这与报道中术前诊断困难比较相符。两例患者CT检查平扫中,均见囊壁钙化,一例为囊壁小点状钙化,另一例为囊壁蛋壳样钙化,伴瘤内斑片状钙化,其中一例患者尚可见“囊中套囊”征象。两例患者增强扫描仅见实性部分轻、中度强化或不明显强化,囊性部分均未见强化,两例患者并未见肿瘤边缘结节状强化、斑片状强化,即所谓与肝血管瘤一样的典型强化表现,这或许与肿瘤内伴有出血、机化而导致造影剂不能进入其中或进入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