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刘秉义 歌声及生命同行.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刘秉义 歌声及生命同行

刘秉义 歌声及生命同行2006年,已是古稀之年的刘秉义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这是他在自己歌唱生涯中的一次历险,也是他对自己声乐艺术的一次完美总结。当灯光骤亮,音乐响起,他总是玉树临风一般面对观众,他的胸脯与腰板挺立着,引吭高歌。就这样,每次他在个人独唱音乐会上一唱就是两小时,一连唱了六场――没有可以放大声音的麦克风,没有串场演唱可让他暂时休息的嘉宾。这在中国声乐界可谓是一次凤毛麟角的演出,在世界乐坛也是屈指可数的。据说举办这样一场两个小时的独唱音乐会,体力消耗如同参加一场马拉松,但是年已七句的刘秉义坚持一定要把音乐会真实地奉献给观众。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独唱音乐会都是盛况空前,无论是几百人的小剧场,还是将近两千人的音乐厅,刘秉义凭借深厚的功力,将他优美浑厚的歌声充盈在整个音乐厅中。他的声音透彻明亮,一贯到底,气势如虹,一口气连唱了20多首中外歌曲,让观众听到了难得的最真实、最自然的歌声。他四射的激情和多种风格的演唱,让每一位观众都真切地聆听到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独唱音乐会。 硝烟中走出来的歌唱家 刘秉义的艺术道路颇有些传奇色彩,他天性喜欢唱歌,中学时期为了欢庆解放,刘秉义和同学们上街尽情地放声歌唱,但是他从来也没有想过要把唱歌当做终身职业。 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一大批青年学生响应国家号召投笔从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6岁的刘秉义也毅然穿上了军装,他梦想能够飞上蓝天击落美国王牌飞行员,狠狠打击空中入侵者。在身体检查时,由于过不了“眩晕”关,他不得不放弃了“飞翔梦”,继而走进了军政学校。当他听说要被分配到海军时,又是一阵兴奋,从小生活在海边的他对蔚蓝的大海、航行的船只,特别是威武的战舰,总是情有独钟。 殊不知,没过多久刘秉义的“大海梦”也破碎了。一天,正在篮球场上打球的刘秉义,看见球场边有几位穿志愿军服装的人正对着篮球场指指点点,而他的命运在这一刻被彻底改变了。第二天,校领导找他谈话,告诉他被正式召入了志愿军文工团。刘秉义恼怒了,铁血男儿应该血战疆场,怎么能吹拉弹唱呢?为此他大闹情绪。但是军人就是军人,刘秉义最终选择了服从命令,成为了一名战地文艺兵。他随着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为战斗在前线的志愿军官兵们进行表演。 在朝鲜战场上,亲历了战火纷飞与战友的鲜血,刘秉义在硝烟中磨砺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文艺战士。他不仅为战士们唱歌,而且还说相声、唱快板。由于他的努力和勤奋,使得他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他被送到朝鲜国立剧院学习。当时的平壤是一片名副其实的“平壤”,整座城市几乎都被夷为平地。刘秉义是在一片瓦砾堆下的地下室里完成了最初的专业学习,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学习――第一次知道了歌唱艺术,第一次知道自己是男中音。之后,在战场上,刘秉义抓住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向赴朝慰问团的艺术家们学习。天寒地冻,他站在雪地里练嗓子,眉毛与头发都结满了冰霜。 就这样,刘秉义的歌声在战火硝烟中越来越嘹亮。 永远的遗憾 刘秉义对自己的艺术表演总是带着遗憾,每一次演出结束后他都要认真总结,找出这一次演唱时的“遗憾”,作为下一次演唱的研究课题,从而使自己的演唱艺术日臻完美。所以当一些年轻演员问他是否对演唱厌烦时,刘秉义兴致盎然地说:当然不厌烦,每次都有遗憾,都有要改进的地方,都有新的追求,怎么会感到厌烦呢? 说到遗憾,刘秉义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机会在歌剧舞台上尽情地展示中外歌剧艺术。 1957年,从朝鲜战场回国的刘秉义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凭借着刻苦的精神和不懈的追求,刘秉义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五年的声乐训练。1962年,他成功地在中央歌剧院上演的古典名剧《叶甫根尼奥涅金》中扮演了男主人公奥涅金。留在歌剧院工作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歌剧梦就要实现了,而这时学院领导找到他:音乐学院有丰富的歌剧艺术需要有人去研究、继承、发展和创新。刘秉义经过认真思考,放弃了梦寐以求的歌剧舞台,选择了留校边学习边任教。 然而,世事难料,风雨变幻,在后来的岁月里,刘秉义参与了革命历史史诗《东方红》的排练,又经历了革命歌曲大家唱的峥嵘岁月,但是他却始终没有机会再次登上歌剧舞台,更令他遗憾的是,当初为了能够更多地学习研究的歌剧艺术也在动荡的年代化为乌有。而这也成为刘秉义永远的遗憾。 《我为祖国献石油》 《我为祖国献石油》是刘秉义每场演出必唱的曲目,甚至有一段时间这首歌好像成为他的唯一曲目,这着实让刘秉义“郁闷”了相当一段时间,但是每当听到观众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刘秉义又一次一次地感到欣慰。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正值港台歌曲盛行时,在一次为大学生的演唱会上,刘秉义再次唱响了《我为祖国献石油》这首歌。他原本以为台下的学子们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也根本不熟悉那个时代。但是,完全出乎意料,音乐一响,全场学生情绪激昂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