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梯形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超大核白内障疗效观察.docVIP

改良梯形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超大核白内障疗效观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改良梯形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超大核白内障疗效观察

改良梯形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超大核白内障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 评价改良梯形切口及常规直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超大核白内障的疗效。 方法 将64例患者83眼随机分为两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其中,直切口组31例38眼;改良梯形切口组33例45眼,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两组视力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两组术后视力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024,P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08,P 0.05). There was a grea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χ2 = 4.08, 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行视力、裂隙灯、眼底、眼压、角膜曲率及眼部“A、B”超检查,计算人工晶体度数;常规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心电图、胸透、免疫8项,凝血4项等。术前2 d给予复方妥布霉素点眼,每日4次。手术当日冲洗泪道、结膜囊,充分扩瞳。 1.2.2 麻醉 所有患者均采用术前0.4%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蓓诺喜)点眼3次,间隔5 min,上方球结膜下注射2%利多卡因0.5 mL,所有患者均不做降眼压处理。 1.2.3 手术方法 开睑,沿角膜缘剪开上方球结膜约10 mm,改良梯形切口组选角膜缘后2 mm做直切口约6 mm,两端向上方45°延长约2 mm,深达1/2巩膜厚度,用板层刀做巩膜隧道进入透明角膜内约1.5 mm,形成内口大、外口小的梯形隧道切口,3.2 mm穿刺刀进入前房,注入粘弹剂,行连续环形撕囊或开罐式截囊,撕囊口长6~7 mm,撕囊完整的做2、4、6、8、10、12点6个方位囊膜放射状截开以扩大囊袋口,开罐式截囊口适当截大,约8 mm,水分离,使晶体核充分游离,旋转法使晶体核旋出囊袋至前房,核下注入粘弹剂保护后囊,尽可能用粘弹剂剥去少量晶体外核,扩大切口,用注水晶体圈匙伸入晶体核下,边注水边压切口后唇,使晶体核滑出,用超乳I/A冲出晶体外核,吸净皮质,囊袋内注入粘弹剂,植入人工晶体于囊袋内,吸净粘弹剂,上方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2.5 mg,包术眼。常规直切口组选择角膜缘后2.5 mm做直切口长约8 mm,两端不做向上的延长,切口中间6 mm较梯形切口宽0.5 mm,深达1/2巩膜厚度,用板层刀做巩膜隧道进入透明角膜内约2 mm,形成内口大、外口小的梯形隧道切口,其余操作同梯形切口组。 1.2.4 术后处理 术后全身使用抗生素3 d,术后第2天打开敷料,复方妥布霉素点眼,每天10次,3 d后逐渐减量,每天观察视力、切口、角膜、前房、虹膜反应、晶体等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3 d视力恢复情况 2.2 两组并发症情况 两组并发症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08,P 0.05);梯形切口组虹膜损伤发生率明显少于直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6.52,P 0.05),且非超声乳化术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刘玉涛等[4]对白内障手术患者750例的临床分析亦得到相同的结论,超声乳化与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以上结果均提示,在我国基层医院及贫困地区推广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式具有重要意义。 本组研究对超大超硬核(Ⅴ级)高龄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术后并发症少,治疗费用低,且本研究采用两种不同切口充分剥离晶体核,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从术后视力恢复上看,本研究患者可与我院同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硬质人工晶体植入术相媲美。本研究采用两种切口方式,笔者认为,直切口操作较简单,但切口中央部相对较宽,在娩核及植入晶体时不如梯形切口易于操作;在切口的密闭性上,笔者认为梯形切口略优于直切口,术后散光小,术后视力恢复较好;散光程度受角膜切口大小的影响,而且切口长度与散光成正比,切口愈靠近视轴部,手术性散光愈大[6-7];梯形切口对角膜曲率影响较小,切口两端离角膜缘较远,而且巩膜隧道宽,增加了切口的黏着力和闭合力,使切口具有良好的闭合性,也相应减少了术中虹膜脱出损伤的发生率。袁意[8]报道,梯形切口加手法碎核摘除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技术是一种可靠的手术方法,且术后反应轻,术中并发症少, 娩核容易,切口小,角膜散光小,视力恢复好。 对于超大超硬核白内障患者行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