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红棒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蒙氏红棒教案

蒙氏红棒教案 篇一:蒙氏课程表 第一阶段感官部分: P的含义是配对 G的含义是序列 S的含义是分类 M的含义是伴有距离的记忆 三阶段意义为,命名,辨别,发音。 蒙氏感官索课是蒙氏数学课的初级基础课,力在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前书写能力,培养孩子上课习惯,独立思考能力的习惯,并且认知基础的颜色,图形,属于几何学基础更是为了为蒙氏数学课打基础。 篇二:感官作业 蒙氏 蒙氏感官部分作业 感官方法:配对、分类、排序 配对:感官讯息有层次 分类:在众多中物品中,有好几种类,把具有相同特质的分为同一类。 数学属于感官的,把感官赋予数以后成为数学。 日常生活运用了动词和名词,到了数学又运用了形容词。 感官先只有动作,不太有太多的语言,感官区辨的能力提上来,加上记忆的方式(用举例创造记忆) 第一组感官教具可以在2岁半左右开始。2岁半幼儿即将进入动作精致化敏感期,身体有条件执行精细的动作,感官有比较多的发展,进入认知的整理状态,形成新的知识体系,这个新的知识体系就是打开感官知识大门的钥匙。 感官教具具备的特质:每一种教具要加每一种感官的特质把它抽离出来。 老师所帮助孩子做的只是“间接预备”。 每种教具在做一个示范的时候只有一个困难度。 感官教具在数学上都是精准的。因为儿童有吸收性心智,用海绵、照相的方法都吸收进去,包括重量、长度上的。 感官不仅存在教具身上,而是存在很多生活中。 感官教具一定限制在一个范围内,不是全部。 通过教具的练习,帮助孩子打造一把钥匙。 大小、长短、粗细没有绝对,都是被比较出来的。感官教具一定要定义一个范围,不然孩子不能独立操作。 色板是教孩子配对、分类的,颜色是在美术区域去探索的。 理论部分:感官活动的特质 每一个教具将某一感官特质抽取出来,教师的一个示范仅仅有一个难度。教具在重量上都要是精准的,因为幼儿具备吸收性心智。 如培养我们的孩子对国家的认识,暗示幼儿在生活中找到中国的元素。如:老师身上饰物中出现中国结。 感官教具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教具相当于一把钥匙,感官的东西都是比较出 来的,没有绝对的高矮、多少------。 感官三种能力:配对、分类、排序。 幼儿可以带着这三种能力,他们还有沟通的能力。 教师给幼儿黄、蓝,幼儿知道了它们在一起会变色。教师起到了控制变向的作用。 视觉教具 1、 工作名称:带圆柱体底座 适应年龄:2岁半——3岁半的孩子 教具:带圆柱体底座 步骤: 1、双手握住带圆柱体底座的两端,轻轻拿起,放到桌子上。 2、右手 用三指钳的方法先将两边的圆柱体拿起,随意放到桌子上。 3、任意的拿起剩下的其中一个。 4、告诉幼儿:“你也可以试试看。” 5、将剩下的全部拿出来。 6、放回时,右手三指拿起放在桌子上的任意一个圆柱体,让圆柱体的底朝向自己,对比着带圆柱体底座的圆洞,说:“到底是哪一个呢?哦,原来是这个。”将对应的圆柱体放回圆洞中。 7、将其余的圆柱体都放回底座中。 注意:幼儿初次进行此活动时,先进行粗细递减、高低相同的教具。 延伸活动: a、幼儿熟悉四组带圆柱体底座后,可同时进行两组、三组、四组活动。 b、可把圆柱体拿到比较远的地方,教师可把一个发钗放到圆洞里,让幼儿找这个圆洞里的圆柱体。 c、可提供幼儿一个眼罩,让幼儿戴着眼罩进行活动。此活动适合4.5岁以上的幼儿。 d、可以四人一起进行,让对方拿自己制定的圆柱体。此活动适合4.5岁以上的 幼儿。 2、 工作名称:粉红塔 1、取工作毯确定工作范围。 2、用右手从教具柜取下最小的立方体,放到左手的手心,两手相扣送至上作毯上,以同样的方式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运至工作毯上散放。 3、找出最大的立方体,放于丁作毯中央,再找出次大的放在它的上面,按由大到小的顺序建塔,建塔时一手扶住塔顶,另一只手摸塔的两则是否对齐,要求旁边所留间隔必须相等。 4、造塔结束后,欣赏一下正体的协调感,取最小的立方体稍做展示,并从第一个台阶开始逐一向上对比。(前三个要做到动作分解) 5、将立方体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取下,散放于工作毯上,并找出最大与最小的,做三阶段教学法(1)命名:分别拿起最大与最小的立方体,边摸边说:“这是大的,请重复大的,”(据人数多少决定是否让幼儿摸摸看,4-6人可摸)。(2)指认:老师说“请问大的在哪儿?请问小的在哪儿?(3)发音:老师手指到大小立方体问幼儿:”请问这是什么?” 6、结束后,为了了解儿童掌握的程度,可请幼儿在剩余的立方体中再找出最大与最小的。 7、工作结束后,按由大到小的顺序送回教具柜。 3、 工作名称:棕色梯 适应年龄:2岁半——3岁的孩子 教具:棕色梯、地垫 步骤: 1、取出地垫,放在地上,打开并铺平。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