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针扣刺加艾灸治疗神经性皮炎32例.doc

梅花针扣刺加艾灸治疗神经性皮炎32例.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梅花针扣刺加艾灸治疗神经性皮炎32例

梅花针扣刺加艾灸治疗神经性皮炎32例关键词:梅花针局部扣刺;艾灸;神经性皮炎;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758.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5―0043―01 神经性皮炎(neurodermatitis)是一种局限性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又叫慢性单纯苔藓。临床上常见的有局限型神经性皮炎和播散型神经性皮炎2种。局限型神经性皮炎好发于颈部、肘部、胫前、骶部等肢体易受摩擦之处,皮炎有一块或数块;播散型神经性皮炎多发于四肢、颈项和躯干等部位,常呈对称分布。笔者于2007年在西藏某部代职期间,运用梅花针局部扣刺加艾灸治疗32例神经性皮炎患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32例,均为2007年3月~2007年9月期间川藏兵站部扎木医疗所门诊确诊为神经性皮炎的皮肤病患者。全部为男性患者;年龄最大35岁,最小20岁;病程最长9年,最短12天。 1.2诊断与鉴别诊断 1.2.1诊断标准 发病初期,仅有患部间歇性瘙痒,夜间尤甚,常致失眠,经搔抓皮肤出现淡褐色圆形或多角形丘疹,表面光滑或覆有糖皮样鳞屑,密集成群,随病情发展,丘疹渐融合成片,形成苔藓样变。此时病变皮肤干燥、增厚、皮纹加深,互相交错,皮嵴突起,呈菱形或多角形,境界清楚。 1.2.2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好发部位和典型苔藓样变损害,无水疱,阵发剧痒,慢性经过等特点,一般可作出诊断。但须与下列疾病相鉴别:①慢性湿疹:好发于面部、肘窝、腋窝、小腿伸侧、阴囊、女阴、肛门等部位。皮损为局限性,肥厚浸润较显著,伴有色素沉着,界限清楚。剧痒。慢性病程,常反复发作。②瘙痒病:多见于老年人,常与季节有关,皮损为继发性。③扁平苔藓:好发于腕部屈面,前臂、小腿伸侧、躯干等处、皮疹较大,圆形或多角形,扁平丘疹。中央稍圆,颜色暗红,淡紫或正常皮色,表面有蜡样光泽,组织病理学有特殊改变。④银屑病:皮损基底呈淡红色或暗红色浸润,上被银白色鳞屑。剥离鳞屑后,基底有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全身其他部位常见有银屑病损害。⑤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好发于小腿伸侧面,皮损为高粱粒至绿豆大之圆形或半圆形棕色丘疹,密集成斑块而不融合,有蜡样光泽,表面粗糙,触之不平,刚果红皮内试验为阳性。 2、治疗方法 停用所有西药,采用梅花针扣刺局部病损部位,然后将艾条点燃后悬于皮炎病损部位,以有温热感、皮肤红晕而无灼痛又能耐受为度。每日灸2次,每次15min,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痊愈:皮疹消退,可遗留色素沉着,不痒;好转:皮疹和炎症明显消退,瘙痒明显减轻;无效:治疗2个疗程后,皮疹及瘙痒未见改善,仍有新出皮疹。 3.2治疗结果 治愈25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5%,全部病例均未出现毒副反应。 4、典型病例 罗某,男,22岁,2007年4月15日初诊。主诉:颈部发际对称皮诊剧痒8天。自诉8天前开始颈部发际处皮肤出现皮疹,并感剧痒,夜间尤甚,难以入眠。服西药及外搽“皮炎平霜”治疗仍未见好转。查体:颈部发际处皮肤有淡褐色圆形及多角形丘疹,境界清楚,抓痕明显,丘疹处明显肿胀;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濡缓。诊断为神经性皮炎,予梅花针扣刺局部病损部位,然后将艾条点燃后悬于皮炎病损部位,以有温热感、皮肤红晕而无灼痛又能耐受为度。每日灸2次,每次15min,10天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患者接受治疗3天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可安然入睡,治疗2个疗程后诸症消失而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5、讨论 神经性皮炎中医学称之为“牛皮藓”、“摄领疮”、“顽癣”,因其好发于颈部,状如牛领之皮,厚而且坚而得名。如《外科正宗》说:“牛皮癣,如牛领之皮,顽硬须坚,抓之如朽木。”临床特点为皮肤苔藓化,肥厚粗糙,瘙痒剧烈,病程缓慢,反复发作,常数年不愈,愈后易复发。西医多采用抗组织胺药和普鲁卡因注射液静脉封闭等方法治疗,但易复发。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有悠久的历史,治疗上具有很大优势。 中医认为,艾叶苦辛温,入脾肝肾经,具有温经通络、散寒除湿的功效。首载《别录》:艾叶“灸百病”。《本草从新》中说:“艾叶苦辛,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药性本草》称艾叶“治癣甚良”。研究表明,艾叶含有挥发油,对皮肤可产生轻度的刺激,引起发热潮红,有利于皮损部位的真皮和皮上组织的神经、血管、淋巴管和肌肉功能渐趋正常.激发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临床实践证明,对神经性皮炎进行梅花针局部扣刺加艾灸,可使局部皮肤瘙痒明显减轻或消失,一般10多天后皮损逐渐消退,肤色也慢慢地恢复正常。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