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磷脂酸及其受体及生殖.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溶血磷脂酸及其受体及生殖

溶血磷脂酸及其受体及生殖【摘要】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一种类似生长因子的脂类小分子物质,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GPCRS)介导,发挥多种生物学作用,与LPA亲和力较高的受体有LPA1、LPA2和LPA3,属于内皮分化基因家族,在胚胎、成年组织和多种细胞中广泛分布。LPA主要产生于体内被激活的血小板。LPA通过其受体在生殖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溶血磷脂酸;溶血磷脂酸受体;生殖 【中图分类号】R3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1-0004-03 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一种细胞膜脂类衍生物,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磷脂介质,通过各种信号传导途径引起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在生殖组织中起着多种作用。? 1 LPA的结构 LPA化学名为1-酰基-2羟基-3-磷酸甘油,是结构最简单的水溶性甘油磷脂,LPA包含磷酸基团、甘油骨架及长链脂肪酸三部分,甘油骨架是最基本的结构。1位碳原子上连接脂肪酸链,脂肪酸链越长,其生物活性愈大;2位碳原子上有羟基,使其具有亲水性,在胞内合成后可迅速释放到胞外,充当信号分子;3位碳原子上含有磷酸基。脂肪酸链通过不同的化学键与甘油骨架相连,形成LPA的亚组,主要为酰基LPA、烷基LPA和烯基LPA,各亚组中不同长度的脂肪酸链形成不同的LPA分子[1]。? 2 LPA的合成与代谢 LPA为类生长因子的脂类信号分子,血小板、成纤维细胞、癌细胞、脂肪细胞、神经细胞、某些炎症细胞、内皮细胞受到各种刺激后均可生成,通过内分泌和旁/自分泌的方式释放。最先发现LPA在血小板聚集时由血小板分泌释放入血;成纤维细胞经哺乳动物肽类生长因子刺激及损伤刺激可产生LPA并释放到细胞外基质中产生生物学效应;实验发现卵巢癌患者腹水及血浆中含有大量活性LPA;用[???32?P]标记发现脂肪细胞和脂肪组织也能合成释放LPA;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为了应答多种细胞外刺激,LPA可以从多种类型的细胞释放[2]。 LPA主要来源于应激的血小板,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合成:①溶血磷脂酶D(PLD)催化溶血磷脂酰胆碱水解而生成。②血小板中磷脂酶A2(PLA2)激活后催化磷脂酸水解生成。另外,3-磷酸甘油酰基辅酶A进行酰基化过程中和新产生的磷脂酸经脱酰基作用也可生成少量的LPA,新形成的LPA释放入血液,是血清的正常组分[3]。? 3 LPA的生物学效应 LPA在正常血清中浓度为2~20μmol/L,主要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存在,与白蛋白结合的LPA可以免受血清中磷脂酶的消化,保持其生物活性。Moolenaar等提出了LPA活性是与G-蛋白偶联7-跨膜受体(GPCR)结合时激发的, LPA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GPCRS)介导的多种信号传导通路发挥多种生物效应[4]:①对血小板活化作用起正反馈的放大作用,促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LPA可启动溶血磷脂酰胆碱乙酰化,它是与血小板活化因子极为相似的物质。LPA是PLA2的酶解产物,通过水解磷脂酸一步就可以生成LPA。②促进平滑肌收缩。③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对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早期胚胎均起作用。④抗细胞凋亡,⑤促进细胞迁移和浸润。LPA能促进大鼠腹水肝细胞瘤和其他肿瘤细胞转移,侵入单层未发生转变的细胞,其机制可能与增加细胞黏附,加强细胞运动有关。除肿瘤细胞外LPA还能引起正常内皮的迁移,在伤口的愈合、溃疡愈合以及血管再生中均起重要作用。⑥影响神经细胞形成。⑦改变胶质细胞的形态等。? 4 LPA的受体 LPA作为一种脂类信号分子,主要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的信号传递途径作用于靶细胞。研究表明存在一类G蛋白偶联的七螺旋受体亚族,其配基是有生物活性的溶血磷脂,包括LPA和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SIP)。目前,在哺乳动物中已经确定存在5种LPA受体,LPA1~LPA5[5]。其中LPA1~LPA3相互之间基因编码具有同源性,同属于内皮分化基因家族(endothelial differentiation gene,Edg family)而LPA4和LPA5在系统进化树上它们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分支。 1996年Hecht等从小鼠大脑皮层细胞中克隆出的第一个LPA受体,LPA1/Edg2,LPA1广泛分布于脑、心脏、胃肠道与生殖系统,心脏组织中的含量仅次于脑。1998年An等发现LPA2即Edg4,它与LPA1氨基酸的同源性为72%,LPA2主要分布于睾丸、胰腺、前列腺、脾脏、胸腺。1999年Bandoh等和2000年Im等先后克隆了Edg7基因,将其确定为LPA的第三种受体LPA3,LPA3氨基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