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熊果酸及齐墩果酸抗消化系肿瘤作用
熊果酸及齐墩果酸抗消化系肿瘤作用摘 要 熊果酸(UA)和齐墩果酸(OA)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和中药材中,是生物活性广而又低毒的天然化合物。体外实验证明,UA和OA通过诱导癌细胞凋亡和坏死抑制胃癌、肠癌、肝癌等消化系肿瘤细胞增殖。UA和OA还有抗诱变、抗促癌和增强机体免疫作用。因此,UA和OA有望成为临床防治消化系肿瘤的药物。
关键词 熊果酸 齐墩果酸 抗肿瘤作用
中图分类号:R979.1;R2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1)12-0606-06
熊果酸(ursolic acid,UA)是化学结构类似于甘草次酸(即甘草酸的苷元)的五环三萜类天然化合物,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是化学结构十分类似于UA的同分异构体。两者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并像甘草酸那样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保肝、抗炎、抗变态反应、抗病毒、抗菌和抗肿瘤作用[1~4]等。本文仅综述UA和OA抗消化系肿瘤的药理作用。
1 抗胃癌作用
UA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处理12、24、36和48 h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59、43、38和32 μM。在UA作用下,BGC-823细胞核体积变小、皱缩,其染色体呈浓染的块状和颗粒状,聚集于核周边或裂解成碎片,并出现凋亡小体,琼脂糖凝胶电泳可呈现DNA凋亡梯带。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UA浓度依赖性提高细胞亚G1峰(细胞凋亡率),G1期细胞数下降,细胞周期滞留在S期。蛋白印迹检测发现,UA浓度依赖性下调BGC-823细胞内凋亡抑制蛋白Bcl-2表达,促进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下调生存素(survivin)表达,从而激活下游的半胱天冬酶-3活性;UA也浓度依赖性激活半胱天冬酶-8活性,从而也激活下游的半胱天冬酶-3,引发癌细胞凋亡[5,6]。
UA也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作用12、24、36和48 h时的IC50分别为58、34、28和25 μM。SGC-7901细胞漂起,变圆、肿胀或缩小,染色质浓缩、断裂,凋亡小体形成。UA也浓度依赖性提高SGC-7901细胞凋亡率,但与对BGC-823细胞不同,UA使S期细胞数下降,细胞周期滞留在G0/G1期。机制研究发现,UA浓度依赖性抑制SGC-7901细胞内环氧化酶-2(COX-2)表达,减少前列腺素E2的生物合成,进而下调Bcl-2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7,8]。UA还可通过抑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及下游的周期素D1表达,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9]。
2 抗肠癌作用
日本学者1992年报告,给大鼠喂饲含0.02% OA饲料能轻度预防氧化偶氮甲烷诱发肠腺癌,使对照组肠腺癌74%(20/27)的发生率及平均肿瘤数1.07±0.87分别降为52%(15/29)和0.66±0.72[10]。给大鼠每周5次灌服OA、UA或OA和UA混合物共4周,都能显著降低1,2-二甲基肼诱导大鼠结肠产生异常隐窝灶(结肠癌早期)的发生率,显示有预防结肠癌发生能力[11]。给大鼠喂含0.11% UA饲料明显降低氧化偶氮甲烷诱导的启动期大鼠结肠异常隐窝灶发生率,但对促进期和进行期大鼠的异常隐窝灶发生率无显著影响。由于UA显著提高正常和氧化偶氮甲烷处理组大鼠的结肠中性鞘磷脂酶活性、轻度提高酸性鞘磷脂酶活性,推测UA是通过促进鞘磷脂水解将结肠癌防止在启动期的[12]。
用OA或UA 60 μM与人结直肠癌HCT15细胞体外培养24~72 h,死亡细胞数和细胞碎片数增加,大多数细胞死于72 h内。UA的肿瘤细胞毒作用强于OA,IC50分别为30和60 μM。用30 μM的UA或OA处理HCT15细胞78 h,大量细胞变性,但细胞碎片罕见。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UA 30 μM或OA 60 μM处理36和72 h,HCT15细胞逐渐累积在G0/G1期,而S期细胞数相应减少,没有检测到凋亡细胞。因此,两药可能是通过阻滞细胞周期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13]。表齐墩果酸和氧代齐墩果酸也能抑制HCT15细胞增殖[14]。OA抗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的IC50为161 μM,浓度≥250 μM时有中度细胞毒作用,但不激活细胞凋亡蛋白(半胱天冬酶-3),也不诱导线粒体中活性氧(起前凋亡信号作用)生成,推测主要通过使结肠癌细胞坏死产生抗癌作用的[15]。
早在1988年就测得UA抑制人结肠癌HCT-8细胞增殖的IC50为4.5 mg/L。UA选择性增强人结肠癌HT-29细胞中的碱性鞘磷脂酶活性,进而激活半胱天冬酶、诱导凋亡而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16]。我国研究发现,UA(10~50 μM)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HT-29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处理24、4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