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docVIP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润燥止痒胶囊口服,4粒,3次/d,同时口服依巴斯汀10 mg,1次/d,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单独口服依巴斯汀,方法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为74.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1.96,P25个。③风团最大直径:0分为无风团,1分为直径≤1.5 cm,2分为直径≤2.5 cm,3分为2.5 cm。④风团持续时间:0分为无风团,1分为≤1 h,2分为≤12 h,3分为12 h。将各项评分相加为总积分。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随诊判定的总积分计算症状积分下降指数,作为疗效判定标准。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痊愈为SSRI≥90%,显效为60%≤SSRI0.05)。见表2。 表2 两组痊愈患者停药后4周内复发情况(例)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1例出现轻度嗜睡、头昏,对照组4例出现口干、头昏,1例出现便秘,两组均未停药中断治疗或减量治疗,停药后不良反应自行消失。 3 讨论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病因复杂,病程长,治疗较困难。西医认为,荨麻疹多由于不同的变应原使体内产生IgE抗体,与血管周围肥大细胞和血循环中嗜碱粒细胞结合,当变应原再次进入体内与肥大细胞特异性IgE结合,引起肥大细胞膜的稳定性改变及其内部酶的激活等,促使脱颗粒和化学介质的释放,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等,从而产生皮肤黏膜等一系列症状。在这个过程中组胺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3]。中医认为,本病多因阴血不足、血虚生风或因皮损反复发作,气血损耗加之风邪外袭,以至内外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肤腠理之间,邪正相搏而发病[4]。 依巴斯汀属于氧哌啶类,是一种新的长效非镇静性第二代组胺H1受体拮抗剂,它对组胺H1受体的选择性比第一代组胺H1受体拮抗剂更强。口服后被快速吸收,经肝脏代谢后可完全转化为有药理活性的卡巴斯汀,2~4 h达血药峰值。由于该药及其代谢产物均不穿过血-脑屏障,故无嗜睡作用[5]。润燥止痒胶囊主要成分是生地黄、何首乌,制何首乌、桑叶、苦参、活红麻等,此药有养血滋阴、祛风止痒,润燥通便等功能,能显著减轻瘙痒症状,极大缩短瘙痒持续时间。笔者观察润痒胶囊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治疗第7、14、28天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00%、84.00%、98.00%,对照组单用依巴斯汀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2.00%、62.00%、74.00%,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均很少且轻微,不影响治疗。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取长补短协同作用明显,起效迅速,能减少长期口服抗组胺引起的口干、便秘等副作用,有效率高,复发率低,优于单用,值得临床医生参考选用。 [参考文献] [1]郝飞.慢性荨麻疹某些病因学问题的探讨[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34(12):861. [2]黄芳,黄惠新, 刘铭炎,等.咪唑斯汀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20(4):251. [3]刘辅仁.实用皮肤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36-437. [4]张志礼.皮肤病临床经验辑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205-206. [5]Yamaguchi T, Hashizume T, Matuda M, et al. Pharmacokinetics of the H1-receptor antagonist ebastine and its active metabolite carebastine in healthy subjects[J]. Arzneimittel-Forschung,1994,44(1):59-64. (收稿日期:2009-02-04)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