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致人体免疫系统发生紊乱基因组等9则.doc

科学家发现致人体免疫系统发生紊乱基因组等9则.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学家发现致人体免疫系统发生紊乱基因组等9则

科学家发现致人体免疫系统发生紊乱基因组等9则医学前沿 当人的自身免疫系统发生紊乱时,会将健康的细胞组织当作病毒杀死,从而引发多种免疫系统疾病。近日,美国科学家发现了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发生紊乱的基因组,它们相当于免疫系统的“中层管理者”。这一发现成果很可能给人类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此前研究发现,在人体免疫系统中,控制T细胞的“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发挥与一种名为Foxp3的主调控基因有关。如果Foxp3功能失常,人体就会缺少具有活性的“调节性T细胞”。但科学家一直不清楚Foxp3是如何控制“调节性T细胞”的。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近日发现了30个被Foxp3直接调控的基因。正是通过与这些特定基因相结合,调控它们的活性,Foxp3才得以完成对“调节性T细胞”的控制。 除了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外,这一发现还可用于器官移植手术中的抗排斥治疗。 安徽医科大学专家发现“葡萄串”致病基因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对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进行基因定位,首次克隆出汉族人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的致病基因,并且从分子水平上证实其具有遗传异质性。日前,由安徽医科大学张学军教授等完成的这一成果获得中华医学会授予的2006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毛发上皮瘤俗称“葡萄串”,是一种源于多潜能基底细胞向毛发结构方向分化的良性皮肤肿瘤,它始发于儿童期和青少年时期,多见于女性,其症状常见于面部,表现为正常皮肤颜色、半球形或圆锥形、质地坚硬有透明感的丘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少数病例可发生恶变,或并发圆柱瘤、粟丘瘤、基底细胞癌等其他皮肤肿瘤。 安徽医大皮肤病研究所从2001年起与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合作进行这项研究。在历时5年的研究中,专家们在对中国汉族人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进行基因定位的基础上,在国际上首先发现毛发上皮瘤的致病基因为CYLD。研究结果阐明了此病的遗传学规律,为阐明毛发上皮瘤的发病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为今后的基因诊断、遗传咨询以及药物开发和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临床科研 美开发出神经组织与假肢连接新技术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科研人员日前宣称,他们将人的神经组织与电极连接,开发出神经组织与受控假肢相接的技术,这是假肢体技术研究方面的重大进展。 研究人员在开发这种新型假肢的技术工艺中,首先提出了用未受损的神经组织向假肢传递信息的思路,其关键在于:必须保障假肢与大脑之间的双向联系,也就是说,大脑发出的神经信号必须转变成假肢的运动,而假肢中的传感系统信号,比如温度和压力,应该确保被反馈到大脑。为此,研究人员找到可移植的活神经组织,使其与电极相连,将没有与电极相接的神经组织的另一端植入患者神经系统中,用来保障其向电极传递信号。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测试他们所研制的神经元的电活性,并计划用其来恢复实验中神经系统受损动物的肌肉运动功能,然后进行神经元的临床实验。 研究显示长春花萃取物能抗乳腺癌 马来西亚研究人员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长春花萃取物具有杀死癌细胞,特别是乳腺癌细胞的功效。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研究人员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们对长春花萃取物的抗癌作用进行了两年多的研究后认为,这种萃取物能杀死癌细胞,尤其是乳腺癌细胞。 研究人员计划下一步进行动物实验,然后再考虑是否进行人体临床研究。据称,可能需要5年时间才能验证长春花萃取物能否在人体内起到抗癌效果。如果研究证明这种萃取物确实能抗癌,那么也许可以用它来研制治疗乳腺癌等癌症的新药。 长春花是一种一年生直立草本,夏秋开花,花淡红色或白色。此前一些研究表明,长春花可供药用,其所含成分可治疗高血压。 医学发现 研究人员新发现能控制睡眠的化学物质 瑞士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化学物质可以帮助白天昏昏欲睡但夜间无法入睡的人摆脱痛苦。 瑞士Actelion制药公司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自然医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新发现的这种化学物质代号为“ACT-078573”,可以阻止大脑激素神经肽的活动。 神经肽被认为与睡眠有关。这种激素在有嗜睡症的人体内含量较低,所以他们白天总是会习惯性地昏昏欲睡,有时甚至在工作或驾车时入睡。 研究人员发现,给狗、老鼠和人服用“ACT-078573”后,其入睡时间都会缩短。 负责这项研究的弗朗索瓦 研究显示牙痛可能是心脏病发作先兆 瑞典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牙痛很可能是心脏病发作的早期征兆,女性出现这一征兆的可能性要比男性高出近40%。 瑞典于默奥大学的研究人员共调查了186名心脏病患者,让他们指出发病前身体不适的部位。71名患者报告说曾出现过口腔不适,其中以女性居多。一些患者还在病发前进行过牙科检查,但牙医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