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联合联苯苄唑治疗糠枇孢子菌毛囊炎疗效观察.docVIP

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联合联苯苄唑治疗糠枇孢子菌毛囊炎疗效观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联合联苯苄唑治疗糠枇孢子菌毛囊炎疗效观察

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联合联苯苄唑治疗糠枇孢子菌毛囊炎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光疗联合联苯苄唑治疗糠枇孢子菌毛囊炎 的效果。方法:用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联合联苯苄唑治疗54例糠枇孢子菌毛囊炎,并与单 用联苯苄唑治疗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92.6%,明显高于对照组63.5%(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UV100L紫外线皮肤病治疗仪(德国Waldmann公 司生产), 波长311nm,辐射强度为8.63 mW/cm2,参照Fitzpatrick-Pathak皮肤分型系统[1] ,一般Ⅲ~ Ⅳ型皮肤患者初始剂量为0.5J/cm2,做好眼睛及正常皮肤的保护,根据照射后有无红斑反 应,逐渐增加剂量20%~25%,每周照射2次,照射6次为一个疗程,在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 NB-UVB)照射的同时,配合外用联苯苄唑凝胶,1次/d,共3周;对照组外用联苯苄唑凝胶 ,1次/d,共3周。 1.2.2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皮疹消退≥80%,直接镜检糠枇孢子菌阴性;痒 、痛消失; 有效:皮疹消退≥50%,且<80%,直接镜检糠枇孢子菌阴性;痒、痛基本消失;无效:皮疹 消退<50%,直接镜检糠枇孢子菌阴性或阳性;轻痒。 1.2.3 观察方法 两组均隔日观察疗效,疗程结束后每周随访1次,共4次 ,以观察有无复发。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 由表1可见,两组有效率比较,χ2=7.3,P<0.01,差异有显著性。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5例出现轻度红斑反应,表现为照射部位皮肤轻度水肿性红斑 、皮肤干燥、灼热感,无水疱,3~5h可自行消退。每次增加照射剂量不超过20%,均能耐 受,不影响治疗。两组患者外用联苯苄唑凝胶后,分别有9例(含照光反应患者),6例有 轻 度皮肤红斑、皮肤干燥、灼热感,均能完成治疗;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6.7%及11.5%, 经检验,χ2=0.57,P0.05,差异无显著性。 3 讨论 糠枇孢子菌毛囊炎是由圆形或卵圆形糠枇孢子菌引起的毛囊炎症,近年来常见,且顽固易复 发[2]。糠枇孢子菌具有嗜脂性,其菌体分解皮脂产生脂肪酸刺激毛囊引起炎症, 由于其 深藏于毛囊内,单纯外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口服药物价格贵,副作用大,患者不易接受。联苯苄唑凝胶为广谱抗真菌药,通过抑制细胞膜的合成而起到杀菌作用,其凝胶制剂可增强 药效,该药在皮肤内保留时间长达36h,用药方便[3];局部以紫外线照射,有 直接杀菌 作用,实用于毛囊炎[4], NB-UVB照射可明显抑制表皮朗格汉斯细胞等抗原呈递 细胞的活性 ,能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皮疹愈合有积极作用;此外,能增加单核吞噬细 胞系统清除异物的能力和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自身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少,治疗简单 ,安全可靠,可以避免使用口服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 本资料治疗组的有效率(92.6%)明显高于对照组(63.5%),P0.01,有显著性差异 。 因此,用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联合联苯苄唑治疗糠枇孢子菌毛囊炎起效快,疗程短,疗 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玮. 日光反应性皮肤分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3,32(3):174-175. [2] 吴志华.皮肤科治疗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22. [3] 蒋绍君,邹积阳.必伏凝胶治疗浅部真菌病临床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 病杂志,2004,20(5):490-491. [4] 杨国亮,王侠生.现代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48-149. (收稿日期: 2008-03-09) [责任编辑 王慧瑾 邓德灵]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