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综合医院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结果研究
综合医院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结果研究[摘要]目的:通过对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与被检测者年龄、性别的分析,了解本地区梅毒感染情况。方法:用双抗原夹心ELISA法对5774例被检测者做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检测结果显示感染率为3.79%,其中,21~50岁年龄组感染者占阳性总数的76.71%,其他年龄组感染者占阳性总数的23.29%;女性感染者占阳性总数的61.19%,男性感染者占阳性总数的38.81%。结论:感染者主要集中在21~50岁年龄组,与其他年龄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女性感染者多于男性感染者,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关键词]梅毒;血清学试验;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2(a)-135-02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几乎可以侵犯全身各器官,并产生多样的症状和体征,对人体危害极大。为了解本地区于我院就诊人群的梅毒感染状况,本文对2006年1月~2007年6月于我院就诊并做梅毒血清学试验的5774例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检测对象为我院住院患者术前、产前、输血前医疗上要求必须检测者及在门诊就诊需检测者。年龄最大者91岁,最小者仅4h。空腹静脉采血分离血清,于-20℃保存备用。
1.2 试剂
梅毒螺旋体抗体(Anti-TP)诊断试剂盒(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1.3 仪器
Reader2010型酶标仪(奥地利产);anth.sfiudo洗板机(郑州博赛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1.4 方法
双抗原夹心ELISA法,严格按照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操作,用酶标仪判断结果。
2 结果
2.1 检测结果
5774例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结果显示:阳性219例,占检测总数的3.79%。其中,男性阳性85例,占检测总数的1.47%,占男性检测数的3.02%;女性阳性134例,占检测总数的2.32%,占女性检测数的4.53%。小于1岁年龄段共检测122例,阳性15例,占检测总数的0.26%,占该年龄段的12.30%。1~20岁年龄段共检测497例,男性阳性0例,女性阳性7例,均为16岁以上的人群。21~40岁年龄段共检测2644例,阳性131例,占检测总数的2.27%,占该年龄段的4.95%,其中,男性44例,占检测总数的0.76%,占该年龄段的1.66%;女性87例,占检测总数的1.51%,占该年龄段的3.29%。41~60岁年龄段共检测1699例,检出阳性53例,占检测总数的0.92%,占该年龄段的3.12%。61岁以上年龄段共检测812例,阳性13例,占检测总数的0.23%,占该年龄段1.60%。见表1。
2.2 阳性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
219例感染者中男性85例,占阳性总数的38.81%;女性134例,占阳性总数的61.19%。感染者女性多于男性,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1~50岁年龄组感染者168例,占阳性总数的76.71%;其余年龄组感染者51例,占阳性总数的23.29%,两者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见表2。
3 讨论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其传染性强,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它的发展威胁着我国公共卫生的安全。因此,方便、快速、敏感和特异性高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对尽早诊断并控制传染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梅毒可产生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也可多年无症状而呈潜伏状态,主要是通过性关系传播,也可通过胎盘传给下一代。其次,还可通过接吻、哺乳、输血以及意外直接接触等途径传播。人体是梅毒的唯一传播源,因此,未经治疗的病人在感染后的1年内最具有传染性,有报道称,半数人类感染量(IDso)为50条梅毒螺旋体。本文检测5774例,检出阳性219例,占总检测人数的3.79%,较文献报道高,这可能与检测对象有一定的关系。本次检测主要是以我院住院患者术前、产前、输血前医疗上要求必须检测者为对象,其余则为门诊医生怀疑感染者及主动要求检测者。
过去认为,怀孕16周前胎盘绒毛细胞滋养层对梅毒螺旋体有屏障作用,孕24周后胎盘绒毛细胞萎缩,梅毒螺旋体才得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引起宫内感染。近年来,经过电镜检查发现细胞滋养层细胞存在于整个妊娠期,并有在早期流产胚胎组织内检测到梅毒螺旋体的报道。故认为梅毒螺旋体在妊娠的任何时期均可穿过胎盘引起胎儿宫内感染。本文检测出小于1岁年龄组感染者达15例之多。笔者追踪检查,结果显示感染儿母亲均为梅毒感染者,这充分说明胎儿是在宫内被母体已感染的血液感染所致。
21~50岁年龄段感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