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年人电子结肠镜检查配合[摘要] 目的:评价电子结肠镜检查对肠道疾病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对530例平均年龄74.3岁的病人进行检查,作出诊断及采取治疗。结果:530例病人中,493例进镜达回盲部,3例达降结肠,26例达横结肠,8例达肝区,镜下行电切息肉125例,22例行全麻下检查。结论:结肠镜检查其图像清晰分辨率高,病变再现性好,操作方便,可作为消化科对肠道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重要的辅助手段。
[关键词] 电子结肠镜 ;老年人 ;护理
[中图分类号]R574.6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1(a)-135-02
电子结肠镜是消化科诊疗的重要辅助手段,因其图像分辨率高,病变再现性好,操作方便,成为目前诊断结肠疾病最准确的一种检查方法[1]。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及肠癌发病率的升高,电子结肠镜检查在肠道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中愈显重要,现将我科开展电子结肠镜检查的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5年4月~2006年5月,共行电子结肠镜检查530例,年龄30~91岁,平均74.3岁,其中镜下电切息肉125例,全麻下检查22例,进镜至回盲部493例,降结肠3例,横结肠(含脾区)26例,肝区8例。
2术前准备
2.1术前检查
向患者介绍手术目的、方法和可能发生的副反应,交代检查中的注意事项,让病人解除顾虑,乐意接受检查,必要时推荐麻醉后检查。内镜检查有一定的风险,尤其是高龄、体弱、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检查前应签署手术同意书,避免引发医疗纠纷。了解病情及术前化验结果,详细询问病史,查看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艾滋病毒化验检查结果。
2.2 肠道准备
肠道准备是肠镜检查的关键环节之一。肠道清洁与否,可直接影响检查效果。由于老年人胃肠动力差,检查前1 d进易消化饮食,清洁肠道,目前我科采用口服硫酸镁法,此法简单便易行,对老年患者安全可靠,且效果好,无毒副作用。检查当日晨禁食,7∶00将硫酸镁50 g加水100 ml顿服,检查前2~4 h饮水2 000~4 000 ml,检查前嘱排清大便,对疑结肠占位的患者,可改用缓泻剂。部分病人术前予安定10 mg或解痉灵20 mg肌注。
3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
3.1 术中护理
监测血压、血氧饱和度,全麻病人术前开通静脉通道,必要时予心电监护、吸氧,备吸痰机,以免病人痰液分泌过多引起误吸。
3.2术中操作
医生、护士站立互成90°角,以不互相遮挡视线为宜,病人取左侧屈膝位,如肠腔显示清晰,以此体位进镜,进镜过程中如遇直肠狭窄及较多的黏膜皱襞,即到达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此时肠镜较难推进,可变换为仰卧位或右侧卧位进镜,如发现结圈,助手宜按压病人腹部,减少进镜长度,进镜助手要求熟悉肠腔的形态,由于进镜时注气或打圈,拉长了肠腔,内镜长度并不能反映结肠的真实长度,不易判断内镜插入的部位[2],经总结各段肠腔形态如下:
乙状结肠:半月形襞及垂直线皱褶。
降结肠:半月形襞较浅,肠腔呈圆筒形。
脾曲:左上呈盲袋,半月襞不对称。
横结肠:呈三条半月襞等长,尖向下的三角。
盲肠:黏膜皱襞呈Y形。
回盲瓣:①乳头形:中央凹陷为瓣开口,有放射状皱襞;②唇样形:回盲瓣扁平,瓣口呈开放状态;③中间形:回盲瓣隆起不明显,瓣口呈扁圆形。
阑尾:扁平,左上为阑尾瓣。
回肠末端肠腔呈圆形,直径较结肠小,无半月襞,黏膜皱褶同结肠袋结构,黏膜面呈地毯样绒毛状,可见大小均匀的细颗粒隆起,即淋巴滤泡。
循腔进镜,尽量少注气,使肠管折叠在结肠镜身上,充分利用肠镜,在弯曲肠段,尤其经过急锐角部位,常不能见到肠腔,此时助手可采用滑镜手法,如遇到阻力,同时滑行的肠腔由红变白,血管由清晰变模糊、黏膜不走,病人感觉痛苦,必须停止进镜,需退镜重找腔。这些手法均能使肠腔缩短、变直、变钝,最终可用很短的长度插至回盲部,提高成功率。
3.3术后护理
小心保护患者,由于老年人多合并心肺脑疾患,术后注意病人主诉,测血压、心率、心律、呼吸、脉搏等。必要时让病人休息后离开。
4内镜处理及保养
由于结肠镜直接进入体内,使用前后清洁消毒非常重要,通常一台肠镜要用于数例病人的检查,清洁不当会引起交叉感染,所以建立消毒清洁常规非常重要[3]。
4.1一般清洁
以清水从上至下冲洗两次,每次3~5 min,同时按压送水及吸引按钮,冲洗送气送水及活检通道,如曾活检,还必须用清洁刷刷洗活检通道。
清洁残留组织:以适酶液冲洗,特别是活检通道。
4.2消毒
把镜子、活检钳、清洁刷放入消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