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慢性习惯性便秘71例.doc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慢性习惯性便秘71例.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慢性习惯性便秘71例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慢性习惯性便秘71例关键词:补中益气汤;慢性习惯性便秘;虚秘 中图分类号:R28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6-0061-02 便秘的一般表现,是大便次数减少,经常三五或六七日,甚至更久,才能大便1次。或者虽然次数不减,但粪质干燥坚硬,排出困难。或虽有便意,大便并不干硬,但排便困难,不能顺利排出。临床上分实秘与虚秘。笔者多年来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证属虚秘的慢性习惯性便秘7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71例均为门诊病例,男33例,女38例;年龄15~81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11 a,平均9 a;除11例患有痔疮外,其余均未发现患有肠道器质性病变;71例患者每周大便次数均少于2次,并不同程度伴有纳差、气短、便软乏力、神疲无力、脘闷、腹胀、腹痛;大部分病例均反复用过泻药治疗。按中医对便秘的诊断分型标准,本组71例属于中医“便秘”的虚秘。 2 治疗方法 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党参12 g,黄芪10 g,白术12 g,当归12 g,升麻9 g,陈皮6 g,火麻仁12 g,枳壳15 g,柏子仁15 g,肉苁蓉12 g,木香3 g。偏气虚者重用党参、黄芪各20 g以增强补气之力;偏血虚者重用当归25 g滋阴养血;若因血少而致阴虚内热出现烦热、口干、舌红少津者加玄参7 g,知母7 g以清热生津;若伴四肢不温、腹中冷痛者加肉桂3 g以温阳散寒。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次取汁200 mL,加入白蜜1小勺,每日3次,7 d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嘱患者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并进行轻便的运动,保持精神舒畅,以及饮食调节和定时登厕等。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便秘”的疗效评定进行评定。治愈:服药4个疗程,症状体征消失,每天排便1次,解时通畅,停药后保持大便通畅3个月以上无复发;显效:服药4个疗程,症状体征明显改善,2天以内排便1次,停药后保持大便通畅1个月以上者;有效:服药4个疗程,症状有所改善,服药期间大便通畅,停药后大便欠畅;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服药期间大便3天以内1次,停药后便秘如前。 3.2 治疗结果 治愈40例(56.3%),显效15例(21.1%),有效10例(14.1%),无效6例(8.5%),总有效率为91.5%。 4 典型病例 陈某,女,15岁,半年前因患副伤寒后出现便秘,短则3 d,长则7 d排便1次,大便质地软,排时乏力,便后汗出。曾用过番泻叶煎水服,用后出现腹痛、腹泻,恶心欲呕。诊时见:气短、头晕、纳眠差、畏寒、肢冷、倦怠乏力、腹胀,舌淡苔白,脉细弱。诊为气血两亏、阳虚内寒。予补中益气汤加枳壳、柏子仁、炙枣仁、肉苁蓉、神曲、肉桂,服药3剂后排便较顺畅,气短乏力,便后汗出等症明显改善,效不更方,守方继续服用15剂后停药,大便仍维持每日1~2次,为软条状便,排便乏力、便后汗出、腹胀、气短等症状消失,随访9个月未复发。 5 讨论 慢性习惯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病症,尤多见于老年人。现[FL)][HJ][SD1,1][FQ(9*3/4。175mm,X,DY-W][SQ+1mm][CD=175mm][FL(K8mm]代医学认为是膈肌、腹肌、提肛肌及肠壁平滑肌等收缩能力普遍下降,使排便动力减弱所致。中医学则认为是气虚血少和肾阴不足,大肠津枯,肠胃消化功能失调所致。西药常用泻下剂(如果导片等),中成药大多含有大黄、番泻叶等泻下通便药,此类药虽见效快,但终为治标之法,只是用则通,停则秘,而且对于体虚之人及年老体弱者,也不能久服,以免使虚者更虚,所以便秘的治疗,并非单纯通下就能完全解决。笔者使用补中益气汤以益气举陷,使脾肺之气得以内充,则传送有力,大便通调;柏子仁、火麻仁、肉苁蓉滋养肺肾,润肠通便;白蜜补益中气,润肠通便;枳壳、木香行气消积,加强通便作用。全方共奏补气、滋阴、益肾、润肠通便之功效。随访期内治愈者最长达1年之久未复发,此优点绝非泻剂可比,其机理主要是通过补益气血、滋肾养阴,从而达到润肠通便以使大便通调以治本的目的。 (收稿日期:2011-04-12)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