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中唐诗 汇总 优秀实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教版 中唐诗 汇总 优秀实用

中唐时期“创新”与“求变”是其诗歌的主要创作趋向,中唐的社会背景(如藩镇割据、朋党之争、科举考试的弊端以及用人制度诸因素),为诗人群体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也促使不同群体形成风格各异的诗歌流派。 中唐诗歌大约有以下几派: (1)以白居易和元稹为首,包括李绅、王建、张籍等人在内,倡导新乐府的创作,要求“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揭露中唐社会政治的各种弊端,反映时弊民疾,在诗歌形式上只要求浅显平易通俗自然,他们的创作在当时乃至以后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一派诗人,从尚奇怪,重主观的创作主张出发,着力于探讨诗歌的新的艺术形式,并且通过个人的遭遇来反映社会的黑暗。这一派诗人除了韩孟之外,还有刘叉、卢仝、马异、贾岛、李贺等,其中韩、孟、李最为出色。 (3)韩、孟、元、白之前的中唐早期,尚有刘长卿、韦应物与大历十才子等诗人,带着对盛唐的依恋,以萧条、冷落的心境表现山林隐逸的生活情趣。 (4)柳宗元、刘禹锡等“元和贬谪”诗人,或借异乡山水以抒发贬谪之苦闷,或借历史古迹抒发千古兴亡之慨叹,柳的山水诗写得清淡秀丽,峻洁峭激,刘的咏史诗则豪迈畅朗。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初读诗歌 理解大意 晋代王濬乘楼船自成都东下,金陵帝王瑞气全都黯然收煞。    吴国千寻铁链也被烧沉江底,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头悬挂。    人间有几回兴亡的伤心往事,高山依旧枕着寒流没有变化。    从此四海为家过着太平日子,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 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 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 初读诗歌 理解大意 时势艰难兵荒马乱,家业空空;兄弟漂泊旅居异地,各自西东。    战乱以后处处寥落,田园荒芜;骨肉分离漂泊流浪,失散途中。    离群孤雁相隔千里,形影相吊;同根兄弟随风飞散,恰似秋蓬。    天涯海角共看明月,无不垂泪; 今夜思乡你我同心,五地相同。 天上谣 李贺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初读诗歌 理解大意 天上的银河夜里还在潺潺,飘荡着闪闪群星,银河两岸的流云们,调皮地模仿着水声叮咚。 月宫金色桂花树,从来就是花不落绽放飘香,仙女轻盈采桂花,纤手娴熟歌声宛转响佩缨。 天宫的弄玉,卷起宝帘打开玉窗,又一个明媚的拂晓,窗前梧桐树永远枝繁叶茂,带他们夫妻飞天的小青凤,还是没长大依然那么娇小,神仙夫妻永远红颜难老。 天上王子乔又吹起玉笙如凤鸣,笙管长长,真美真好,他悠然微笑在云烟里,吆喝着龙耕地,种下万顷仙草。 剪一条粉霞做成红绶带装饰着天女们的藕丝仙裙,笑语喧哗她们飞到南海青洲采仙草,又来赏早春。 快看呀东边,羲和驾着天马,车里载着太阳又奔来了,焰火纷纷,人间,石山下的海水又一次退去变成陆地,飞起灰尘。天上一天就是人间百年,让我,怎能不伤怀摧心。 考点解析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考查方式] 1、未点明表达技巧的。如“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或表达方式或修辞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等。 2、点明了表现手法的,如“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请从景和情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等。 规范答题 解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作者是怎样运用这种手法的? (3)这种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古诗鉴赏表述程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1、《寄李儋元锡》:这首诗的景和情形成了比衬的关系,分析一下,是怎么比衬的?B 明确:首联即景生情,恰是一种相反相成的比衬,景美而情不欢;次联以情叹景,也是伤心人看春色茫然黯然,情伤而景无光。 2、《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仔细体会“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