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性格与行为之关连性的内隐理论及其对人际互动的影响-myweb.pdf

华人性格与行为之关连性的内隐理论及其对人际互动的影响-myweb.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人性格与行为之关连性的内隐理论及其对人际互动的影响-myweb

焦 ‧點 ‧論 ‧文 華人性格與行為之關連性的內 ( ) 隱理論及其對人際互動的影響 1 許功餘 佛光大學心理學系 本研究旨在探討人際初識歷程中,個人對具有不同性格的互動對 象所持有的「性格與行為關連性的一般性內隱理論」之內涵及這種內 隱理論對個人互動行為之影響。首先,針對「性格與行為關連性內隱 理論」之內涵,以楊國樞 1999 年所得的「精明幹練:愚鈍懦弱」、 「勤儉恆毅:懶惰逸樂」、「外向活躍:內向沉靜」、「誠信仁慈: 狡詐殘酷」及「溫順隨和:暴躁易怒」等性格知覺向度之性格形容詞 來構成用以描述互動對象的十種性格,並針對這十種性格可能出現的 行為做初步的概念分析。其次,就內隱理論對個人互動行為之影響, 本研究假設個人透過互動對象的性格來預測互動者可能出現的 為,這些行為的預測影響著個人可能做出的互動行為:當個人預測互 動對象出現的行為具有消除人際威脅的效果時,個人會做出促進兩人 互動之行為;當個人預測互動對象出現的行為具有惡化人際威脅的效 果時,個人會做出阻礙兩人互動之行為。具體而言,本研究預測:個 人預測「誠信仁慈」與「溫順隨和」的互動對象可能僅出現消除人際 威脅的行為,個人所做的主要行為是促進互動之行為;個人預測「精 明幹練」、「勤儉恆毅」、及「外向活躍」的互動對象可能同時出現 消除與惡化人際威脅的行為,個人所做的行為則包括了促進與阻礙互 動之行為;個人預測「愚鈍懦弱」、「懶惰逸樂」、「內向沉靜」、 3 Word 2003 z-ca281-許功餘 三校 bl-(ba-bl)-bl 本土心理學研究 「狡詐殘酷」及「暴躁易怒」的互動對象則僅出現惡化人際威脅的 為,個人所做的主要行為是阻礙互動之行為。 本研究以 728 位大學生填答十種未設定具體互動情境的問卷來 探討個人對不同性格者所持有的性格與行為關連性的一般性內隱理 論之內涵,以及這個內隱理論與個人互動行為之關係。大體上,除了 少數結果外,多數研究結果支持本研究所提出的研究假設。最後,針 對本研究結果與研究假設之關係,研究方法的限制及本研究結果對華 人人際關係的意涵做進一步的討論。 關鍵詞 :人際互動,內隱理論,初識歷程,華人性格 《本土心理學研究》, 年 月,第 期,第 ~ 頁 2007 2 27 3 80 4 華人性格與行為關連性的內隱理論 請想像以下的情境:某公司刻正招考新員工,主考官透過應徵 者所附的資料或他人的推薦信,知覺到這位應徵者是個聰明的人, 過去曾有優異的工作表現。這種性格的知覺是否使主考官在正式面 談時,提出特別困難的問題來考驗這個應徵者?還是一視同仁地提 出相同的問題來詢問所有的應徵者?主考官的互動行為受到其預 期聰明的人在這種情境下會做出何種行為之影響。也就是,個人知 覺到對方的性格對個人的互動行為之影響,可能是透過個人對於其 所知覺到的性格特質做進一步的行為預測:具有這種性格特質的人 可能做出哪些行為?這種預測是個人依照其過去的人際經驗或其 所在的社會文化價值所形成,讓他對某種性格所可能表現的行為有 自己的一套內隱理論( ),這套內隱理論 Rusbult Van Lange, 2003 會導引個人的互動行為(Burgoon Burgoon, 2001; De Bruin Van Lange, 1999 )。本文將這套內隱理論稱之為「性格與行為關連性的 內隱理論」。 過去西方社會心理學者針對內隱理論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 與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