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蜀道难_优秀课件 jb上课版
诗魂——李白 负酒而歌,仗剑而行,他的一生,本就是一首虚幻飘渺的诗。浪荡江湖,行山踏水,他的一生,把自然造化,皆化进他的诗里。于是,世界也有了情感,有了灵性,有了那踏尽天涯,天马行空的超脱与洒然。于是,天下也便成了他的天下,他的心性,他的情结,便也成了万物性灵的主宰。他就是浪漫的李白,他就是盛唐的诗魂。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早发白帝城》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解 题: 《蜀道难》是乐府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 “江山代有人才出”——“我”的评论 选择你最喜欢的诗句加以评论,写出你对这篇“奇文”的阅读感悟。 示例:“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用夸张的手法,写出蜀道高入云天,行人似乎可以触摸经过天上的星宿。行人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描写,寥寥数语,刻画了行人惶恐的神情,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提示:可以借助注释,从手法、意象、词语运用……方面入手。 二叹险而可畏 6、“蜀道难”这么一个难以表述的事物,李白为什么描绘得如此动人? 1、从内容上看,在于他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 2、从手法上看,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写景抒情。 3、从形式上看,李白对这一古乐府题有所创新和发展,运用了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等参差错落、长短不齐的句式,形成笔意纵横、豪放洒脱的语言风格;韵脚也不断变化,适合表现自由不羁的气魄。 点面结合 “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三、阅读《蜀道难》中的下列诗句,完成6~9题。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1.李白丰富和奇特的想象,充分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请结合节录的诗句。分析诗人怎样运用点面结合和夸张手法的? 明确: “上、下”四句写面,整体形象;“青泥”四句写点。“难于上青天”、“连峰去天不盈尺”、“万壑雷”等都是夸张。点拨:面是总体上而言,点是局部的细致之景。 2.诗人给“畏途”营造了凄情、惊险的气氛,请对此作简单分析。 明确:“但见”四句渲染凄清气氛;“连峰”四句渲染惊险气氛。点拨:找准区域概括即可。 3.结合选段,概括古老蜀道的特点。(不超过10个字) 明确:逶迤千里,峥嵘高峻。 4.结合选录的二段,分析《蜀道难》的语言特点。 明确:奔放、散文化语句。使用设问,感叹句和排比句式,语势参差错落有致,又极其酣畅。 点拨:注意句子长短和修辞手法。 阅读甲乙二文完成1~5题。 甲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千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1。 (李白《送友人入蜀》) 1注:据《汉书》记载,蜀有严君平,卜筮于成都市?。有问卜者,则依著龟为言利害。 1.★★甲乙都是李白的作品,都是写蜀道难行的,但诗的体式不同:甲为 五言 律 诗,而乙为 乐府 诗。 2.★★“蚕丛”是神话传说中古蜀国的开国君主之一,李白将它写入诗中,体现了其诗的 浪漫主义 风格。 3.★★甲中具体表现“崎岖不易行”的句子是(C ) ①山从人面起?? ②见说蚕丛路? ③云傍马头生? ④芳树笼秦栈?????? ⑤春流绕蜀城 A.12 B.24 C.13 D.35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