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谏唐太宗十思疏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魏征殁,吾失一镜矣。;魏徵,字玄成,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曾任谏议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言敢谏著称,史称“诤臣”。;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 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译文:
唐太宗有一次曾在上朝时中途散了朝,发怒说:“一定要杀掉这个庄稼汉!”长孙皇后问:“谁冒犯了您?”太宗说:“难道有超过魏徵的吗?经常在朝廷上同我争辩,使我难堪不痛快。”长孙皇后退下去穿上上朝时的礼服,戴上凤冠站在太宗旁,太宗吃惊地说:“皇后为什么这样?”长孙皇后回答:“我听说皇上圣明臣下才忠诚。现在您圣明,所以魏徵才能直言。我有幸能在后宫充数,怎敢不为您祝贺呢!” ; 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富足,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国家安定。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在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群臣齐唱赞歌时,独能上疏进谏,连进四疏,使太宗猛醒。太宗看后感到很惭愧,表示从谏改过。并把这些奏疏置于案头,奉为座铭。;谏太宗十思疏;谏太宗十思疏
一、文学常识
(一)、疏
1.古代臣属向皇帝分条陈述奏议。
2.指奏章上达。
(二)、魏徵(580—643)
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唐代文学
家、政治家、史学家。少孤贫,有大志,留意
纵横之术。隋大业末,参加李密义军。后随李
密投唐。初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擢为谏议大夫,常召入内室询以政事得失。魏徵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迁秘书监、门下省侍中,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称魏郑公。死后赠司空,谥文贞。留有《魏郑公文集》与《魏郑公诗集》,《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 ;自读课文
1.标注生词读音
2.注意正确断句
3.找到具体阐述“十思”的段落。;自读课文1段?1.参注释翻译文段
2.勾划特殊词句
3.本段中提出了什么观点,怎样论证的?;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固 使….稳固
根本 根
浚 疏通
治 稳定太平
下 最、极
当 掌管、主持
神器 帝位
斯 这
崇 推崇
极天 至高无上的皇权
峻 高峻
休 美好、福祉;二、研读文本
(一)、第1段
1.指出红色字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必固其根本 人君当神器之重 居域中之大
不念居安思危
2.指出红色字的古今异义。
必固其根本
3.指出红色字实词的意义。
必浚其泉源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虽在下愚
4.指出红色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欲流之远者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虽在下愚
人君当神器之重 戒奢以俭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5.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将崇极天之峻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 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高,一定要使它的根稳固;想要使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树根不稳固却想要树木生长,道德不厚实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您这)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要职权,据有天地间重大的地位,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除奢侈而行节俭,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得长远啊。 ;思考题:
1 本段开头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证明了什么观点?
答:比喻论证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2 作者认为人君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
答: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求木长 固根本
欲流远 浚泉源;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自读课文2段?1.参注释翻译文段
2.勾划特殊词句
3.本段中提出了什么观点,怎样论证的?;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