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MPH公共卫生概论20130923
环境自净作用 1. 物理净化:稀释、混合、沉降、扩散、挥发、凝聚 2. 化学净化:氧化、还原、水解、吸附、中和 3. 生物净化:吸收、分解、降解、转化 食物链(food-chain):生物之间以食物形式传递物质能 量和营养素时形成的吃与被吃的序列关系。 ?二、环境化学污染分析 (一)典型环境化学污染分析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析——质谱法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分析——生物标志物检测 室内空气污染物分析——挥发有机物、碳硫氮氧化物检测 有机金属化合物形态分析——砷、汞、锡、铬等,不同形 态、价态有害性不同。 (二)分析方法 化学法,光化学法,电化学法,色谱法,质谱法,生物监测法等。 ?三、环境评价与管理 (一)环境质量评价 侧重环境因素种类、浓度及分布规律的描述,主要考虑对环境标准、法规符合程度,兼顾健康危害。 (二)危险度评价 危害鉴定、暴露、剂量反应、特征 侧重已存在的环境有害因素危害性、人群暴露及暴露量、已造成危害及将要发生的危害的描述分析。 (三)影响评价 建设项目、工程 侧重将要存在的环境有害因素可能发生的危害性的分析及其防控对策。(肯定要影响) (四)风险评价 生产加工贮存运输的理化因素 侧重可能发生的环境有害因素危害健康及生态系统的程度进行概率估计及防范对策(可能影响,也可能不影响) ?环境风险评价 (一)危害识别 风险来源、事故类型及原因、发生频率 (二)危害判定 (人群及生态系统) 污染物理化性质、暴露途径、暴露剂量、危害后果。 (三)暴露评价 定量分析人体或其他生物暴露途径、时间、频率、水平等(测量、估算、推测) (四)风险表征 分析有害结果发生的概率、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分析中的不确定性分析,风险防范的对策措施等。 健康危险度评价(Health Risk Assessment,HRA ) 概念 用现代流行病学、毒理学及实验研究的最新成果,按一定准则, 对有害环境因素作用于特定人群的有害健康效应进行综合定性与定量评价的,并在环境管理和决策中应用的过程。 特点 健康保护观念转变。(污染物逐步控制在可接受的健康危险水平) 结果量化,便于比较、选择与权衡。 HRA的基本组成 ● 暴露评价(Exposure Assessment):定量评价、判断个体或人群暴露的有害因素、剂量 (浓度)及途径、暴露时间;人群的组成、大小、特征等。以个体或人群终生日均暴露剂量率表示,单位为mg/Kg ? day。 ● 危害鉴定(Hazard Identification):定性判断有害因子能否对人群产生不良健康效应。是健康危险度评价的首要步骤,属于定性评价阶段。 剂量—反应评价(Dose-response Assessment):确定某环境污染物暴露量与人群健康有害效应之间的定量关系。 HRA的基本组成及分析方法 危害鉴定 剂量反应评定 暴露评定 危险度评价 调查研究 受评化学物质是否对健康有害? 流行病学资料 动物实验资料 体外实验资料 构效关系资料 不同暴露水平下有害效应的发生如何? 收集定量的毒性资料 建立剂量反应关系 由动物实验数据向人外推 不同情况下的实际和预计暴露如何? 暴露人群 暴露途径 暴露的程度 危险度特征分析 有害效应在人群发生的概率如何? 估计有害效应发生的可能性 评价各阶段的不确定因素 对健康危险评定作总结 风险评价涉及的危害事件是否发生具有偶然性,如果防范措施得当,不一定发生;而一旦发生则具有突发性。故, 评价是基础手段,管理则是更重要的手段,以评价为依据。 风险管理主要目的是控制环境风险,主要方式有三种,即减轻环境风险、转移环境风险、避免环境风险。 日常管理根据风险评价制订管理细则,包括主要环节的管理制度、要求、措施等。 制订和实施应急方案是环境风险管理的重要策略。应急方案包括信息、决策、人力、技术、物资等方面,还分为响应、实施、终止等规定。当前最薄弱环节是应急演练不足,造成有方案,但不起作用。 举例 牛肉粉馆用管道煤气的风险 需了解 1、煤气泄漏爆炸事故的成因及后果,发生频率; 2、煤气主要成分、危害及其机制; 3、煤气泄漏的判定(设备、方法、标准等); 4、主要对策: 技术防范:自动关闭阀,报警器; 管理措施:安全距离,操作规范,定期检查及记录; 人员培训:上岗培训,消防常识,操作规范,演练等。 * 健康与疾病的影响因素(一) 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学教研室 韦 艳 2014年09月23日 讲授内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