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中华民国科技管理研讨会论文邀稿格式.doc

2001中华民国科技管理研讨会论文邀稿格式.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1中华民国科技管理研讨会论文邀稿格式

簡型國家創新系統之研究—群聚方略 Study on Reduced-form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A Cluster Approach 游源淳 國立中山大學 摘要 在全球知識經濟體系下創新是經濟成長最主要的驅動力創新過程與創新政策制定的供政府制定創新政策及國家創新系統之參考 關鍵詞: 創新群聚、群聚分析、社會資本國家創新系統、國家知識基礎建設 1. 前言 在全球知識經濟體系下知識經濟創力創力會衍生無窮的新產品與新市場,甚至產業的而創造新的產業,創力亦生產力提升OECD(2001) 報告的指出知識的創造、擴散與應用創新是推動經濟成長最重要的動力一國之創新能力亦是之最重要指標與提升與創力提升國家競爭力政府經濟政策之變與創新過程,創新過程,創新過程與創新政策制定的、”由公私機構形成之網路,從事推動、、改進與擴散新技術的互動與活動” 。”由彼此互動之成員及各種關係組成,進行有經濟效益之新知識的生產、擴散與應用,”。Nelson Rosenberg (1993)之NIS定義為”一組機構之集合,由互動創新績效行動者創新政策”。”由不同的機構(含制度)所組成之集合,此等機構共同或個別奉獻於新技術的發展與擴散,因而提供政府一基本架構以利政策形成與執行,進而改進創新的程序。創造、產生新技術的知識”亦廣受接納。 2.2 國家創新系統界限 從系統之觀點凡是系統皆應有一個界限,NIS的界限除了地理上的界限之外,系統本身的範疇亦需加以界定,他至少是較RD系統廣泛些,但應較整體經濟系統狹小些,這其中之拿捏就頗費周章,端視各國之需要而定,狹義的NIS可根據Nelson的定義,是以直接跟科技活動有關之正式機構為主的集合。廣義的NIS,則涵蓋在國家經濟體中影響新產品、程序及系統之導入與擴散的所有組織、制度與結構上之要素(Freeman 1992)。 2.3 「國家」創新系統的爭議性 NIS由於太籠統,給人一種不實的感覺,因此有許多人質疑其存在性,Nelson(1993)甚至主張在NIS的實證研究中應將NIS中的「國家」是否具有意義列為重要的探討議題之一;NIS常為人詬病的有下列數點: i. 一般系統皆有界限區隔系統本身與週遭之環境,而NIS與其環境之間似無明顯之界限,環境與NIS混淆不清,給人一種包羅萬象,大而不當的感覺。 ii. 即使在同一國度內,未必皆具有NIS所假設之社會與文化之同質性。 iii.在類似邦聯的國家,NIS中國家的界線則難以釐清。 iv. 在強調全球化及區域化之同時,執意於國家的界限,是否得宜仍值得商榷;對區域化而言,國界顯得太廣,不如採取區域創新系統(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RIS)較適當;同樣地,對全球化而言,國界又顯得太窄,無法彰顯跨國性的經濟活動,特別是跨國經濟體的整合,如歐盟,有可能導致超國家之創新系統(Supra-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2.4簡型國家創新系統 創新體系除了國家層級之外尚應針對不同之情境,考慮不同層級之創新系統,如前述之區域層級及超國家層級,甚至有更小的在地層級之創新系統(Local Innovation System),類型如美國的矽谷及128公路,這些主要是以地理界限作為劃分;另外亦可以功能劃分之,如產業部門層級之產業創新系統(Sector Innovation System-SIS)及技術層級之科技系統(Technological System-TS),SIS主要指單一產業內之創新系統。以上各類型的創新系統,在某種程度範圍之內皆可視為簡型國家創新系統。 惟今日之產業網路,常常是跨產業部門,且創新並不限於技術,NIS又缺乏具體之分析方法及工具。 Hertog et al.(1999) 與OECD (1999)採取群聚為主之簡型國家創新系統的方略,正足以彌補NIS的不足,群聚是跨產業部門,亦可涵蓋創新系統的各個層級,其中科技系統本身也就是一種群聚。 3 群聚方略 3.1 群聚的定義 群聚是一種由相互依存的公司、知識生產機構(大學、研究機構,技術提供公司)、橋樑機構(例如:技術或顧問服務提供者)及客戶連結在一個價值創造(OECD, 1999)。 3.2 為何採取群聚方略 群聚的研究有越來越受重視的趨勢,波特在其國家競爭優勢(Porter,1990)中特別強調群聚的重要性,他介紹了由16個產業所組成的群聚,也介紹了垂直群聚水平群聚,並在10個國家分析了100個群聚,他所提出的鑽石模式也是最主要的群聚分析方法之一(Hertog, 1999),事實上,群聚方略也是日益增加的創新系統方略之一(Edquist, 1997;Malerba 2000),Hertog(2001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