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法引玉.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脉法引玉 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 主讲人:王栋、常虹博士 一、脉法的重要性! 1、《五脏生成篇》“能和色脉,可以万全!” 刘老渡舟的诊疗特色 2、《素问.阴阳别论》“谨熟阴阳,无与众某!” 《素问·移精变气论》言:“治之要极,无失色脉,用之不惑,治之大则”。《素问·经脉别论》即有“气口成寸,以决死生”之说,《难经》开篇便提出“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 李老士懋的平脉辨证、王雨三《平脉辨证第一书》张润杰《岐轩脉法》、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皆以“辨xx病脉证并治”,“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伤寒论第十六条)。 古脉法的流派 1、人迎寸口脉法 武当山—祝华英道长《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与应用》、董久迪,北京白云观—三申道长,山东齐鲁医院----刘宝义《明于阴阳》、陈茂蒙、王伟,广东--黄建业 2、洛书全息脉法系统 许跃远《中华脉神》、王光宇《王光宇脉学带教录》、金伟《金氏脉学》、崔氏脉法、高树中校长脉法 3、三部九侯脉法民间膏药外敷法、廖厚泽经方传心录(周潜川、徐文兵)全身遍诊法 4、太素脉法连建伟老师、林强、四川快乐道教 –云鹤道长 三国分晋,上工医国,膏肓之疾,蛊卦诊疾(《落山风》、刘伯温烧饼歌--解“咸丰皇帝”) 5、《频湖脉法》于来增(百度) 《脉法求真》刘伯祥 6、阴阳辨脉法7、心理脉法 寿小云《寿氏心理脉学》 人迎寸口脉法—记载 人迎寸口脉法广泛的记载于《黄帝内经》中,如《素问.六节藏象论》、《素问.腹中论》、《灵枢.终始篇》、《灵枢.经脉》、《灵枢.禁服》、《灵枢.热病》、《灵枢.本输》、《灵枢.四时气》、《灵枢.诊疾论尺篇》、《灵枢.五色》等,总共有十六篇之多,篇数占《内经》论述脉法的一半以上。 人迎寸口脉法(二)定位 人迎寸口诊法,是对人迎和寸口脉象相互参照,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素问.病能论篇》“人迎者胃脉也,”《灵枢·本输》曰:“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还有《灵枢·寒热病》“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 人迎===颈部的颈总动脉波动处; 寸口脉则见于《灵枢·经筋》曰:“手太阴之筋,结于后,行寸口外侧。”《灵枢·经脉》曰:“手太阴之脉,入寸口,上循鱼际”。《灵枢·本输》“经渠,寸口也,动而不居”。 《灵枢.终始篇》用“人迎与太阴脉口” 《灵枢.热病篇》有“热病三日,而气口静、人迎躁者”指出人迎脉躁寸口脉静,这句话说明人迎寸口脉指的是两根不同的动脉 王叔和《脉经》“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 人迎脉与寸口脉所代表的临床意义 《灵枢. 四时气》“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也“ 《灵枢.终始》“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 《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按其寸口人迎,以调阴阳“ 《灵枢.禁服》“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灵枢.五色》”人迎气大紧以浮者……在外;其脉口滑以沉者……在内“ 人迎寸口脉判断机体是否正常 故《灵枢.终始》“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 《灵枢.禁服》“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 “《灵枢.终始》”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 人迎寸口脉判断疾病的难易程度 《灵枢.论疾诊尺》“人病,其寸口之脉,与人迎之脉小大等,及其浮沉等者,病难已也“ 《灵枢.终始》“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如此者弗灸。不巳者因而泻之,则五脏气坏矣。” 《素问.六节藏象论》“故人迎……四盛已上为格阳,寸口……四盛已上为关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赢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灵枢.终始》”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名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灵枢.禁服》“寸口四倍者,名曰内关,内关者,且大且数,死不治。“ 治疗取经 病在何经 人迎脉病 寸口脉病 病在何经 治疗取经 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 病在足少阳 人迎一盛 脉口一盛 病在足厥阴 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 泻足太阳而补足少阴 病在足太阳 人迎二盛 脉口二盛 病在足少阴 泻足少阴而补足太阳 泻足阳明而补足太阴 病在足阳明 人迎三盛 脉口三盛 病在足太阴 泻足太阴而补足阳明 泻手少

文档评论(0)

5611907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