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香港电影人物研究之一:邵逸夫与陆运涛
多年来,我一直从事港台电影研究,特别是对一些香港电影人物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发表了多篇论文,有些论文还被多次转载。现将这些研究论文贴上,第一次贴的是对香港五六十年代的著名制片人邵逸夫和陆运涛的研究文章,以后会陆续推出朱石麟、李翰祥、徐克、杜琪峰、吴思远、关文清等人的研究论文,供朋友们批评指正。
?
?
五六十年代竞争格局中的香港国语电影工业
——兼论邵逸夫与陆运涛之间的竞争
?????????????????(原文发表于2006年第4期《当代电影》杂志)
?
??? 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香港经济开始转型,主导工业由港口贸易转变为制造业,香港也逐渐发展为工业化都市。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批有着南洋资金背景的大型电影制片企业开始登陆香港,使香港电影工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1958年成立的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邵氏兄弟”),更是以其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企业理念和经营模式引领着香港电影工业的发展。之后,香港电影的工业模式逐渐成熟,电影创作也不再拘泥于对旧上海电影的延续,开始建立本土电影的文化品格,香港电影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为抓住这一良好的机遇,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各个制片企业特别是国语片公司之间展开了严酷的竞争,其中“邵氏兄弟”和1956年在港成立的另一以生产国语片为主的大型制片企业——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懋”)之间的竞争尤为突出,成为这一时期香港电影工业“变奏”中的“主旋”,也建构了五六十年代香港电影工业新的格局。
?
五、六十年代香港国语电影工业的格局
?
??? 在“邵氏兄弟”、“电懋”未登陆香港之前,香港国语片公司有着较为明显的政治对峙格局。其中分别改组于1950年和1953年的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和凤凰影业公司(以下简称“凤凰”)被视为左派公司;而张善琨主理的新华影业公司、1953年成立的具有美国资金背景的亚洲影业公司以及面临着巨大财政危机的永华影业公司(以下简称“永华”)等被视为右派公司;“邵氏兄弟”的前身——邵村人主理的邵氏父子公司(以下简称“邵氏父子”)等则代表着执行商业路线、且在意识形态上非左非右的中间势力。50年代前半期,意识形态的对立在左、右派别电影公司的影片中颇为明显。直到5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香港社会经济的发展,左右对峙由盛而衰,以商业电影为代表的中间力量不断扩大,香港电影中的政治色彩逐渐被商业的需求冲淡。制作者努力在娱乐、教化和政治之间寻求平衡。“长城”、“凤凰”等左派公司,无论是出于统战目的或是业务拓展,都要迎合海外侨胞的需求,摄制出更多重娱乐、重类型而非宣扬教条主义的影片。而新马资金支持的“电懋”和“邵氏兄弟”登录香港后,更是大刀阔斧地进行电影产业的革新,大量生产商业片。在他们的影片中,那种对道德、伦理的维护,讲究“影以载道”的传统在他们的影片中已不再是主导要素,多样化的商业类型、跌宕起伏的故事、细腻感人的人物、相对考究的电影叙事语言、流畅简明的节奏成为这些影片的共同特色。50年代中期之后的香港影坛,商业片逐渐取代了政治片,成为香港电影工业的主流。
??? 在香港商业电影逐渐繁盛之际,其国语片市场格局也在发生着变化。首先内地国语片市场已经消失,除了部分有进步倾向的国语片外,其他大量港产国语片都被拒之门外。其次,香港本土市场和传统的南洋市场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在新、马两地,国语片又要与流行的荷里活电影、各种方言片(粤语、潮语、厦门语)、以至配上国语的外语片(例如法国、意大利和日本的)竞争。另一方面,香港的电影档期又遭粤语片和大受中产阶级欢迎的荷里活制作垄断。[1]”;再者,五六十年代东南亚各国纷纷摆脱殖民统治,建立独立政权,在文化政策方面鼓吹文化民族主义,推行电影本土计划。愈加恶劣的文化和商业氛围,使得香港电影在东南亚亦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市场资源变得越来越有限,对所有国语片制片公司而言,不管是福音或是灾难,面临商业竞争成为无法逃避的实事。国语片公司一方面加大竞争力度,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继续寻求本土和南洋地区之外的其他市场,而台湾从这时起便进入了香港国语片制片家们的视野。
??? 台湾是一个香港电影以前未曾开发的市场。在日占时期,日本对台湾实行文化强制,别的国家或地区的电影不可能插足。光复后,其官方语言由日语改为国语,后国民党政权又南移此地,台湾市场从一个日片的殖民市场,变为国语电影的主要消费市场。而且台湾的电影工业发展缓慢,50年代初仅有少量台语片,国语片制作尚未形成气候。台湾市场无疑给正欲寻觅出路的香港国语片一个良好的机遇。最早看准这一时机者为右派影人张善琨,他离开“长城”后立即赴台考察,并认识到开发台湾市场才是发展香港国语片的长久大计。“电懋”和“邵氏兄弟”成立后,两大电影企业的当家人陆运涛和邵逸夫都不约而同地瞄准了台湾市场,为更快、更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食品安全PPT(农药+激素+转基因).ppt
- 食物颜色与健康.ppt
- 餐饮公司单店经营管理.doc
- 风湿病概述.ppt
- 餐饮空间设计分讲各不同型空间设计方法丁楠杰.pptx
- 餐饮实战演讲.ppt
- 餐饮部服务程序手册.doc
- 饭店战略案例.ppt
- 饭店英语听说Unit 5 Besiness Center.ppt
- 饮用水论文.doc
- 2025年中医医院互联网医院理论考核试题.docx
- 2025年个人阶段工作总结(5).docx
- 2025年个人阶段工作总结(5).docx
- 电子邮箱注册用户特别条款.docx
- 2024_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4节第1课时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
- 2024_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第2课时酶的特性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
- 2025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市场现状与竞争格局分析,行业市场空间稳固十年以.docx
- CNAS-CI01-A005:2021 检验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建设工程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docx
- 2024_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__ATP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
- 2025年中国工程项目管理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目录.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