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模块二组建班级的方法.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模块二组建班级的方法

模块常规方法u?本单元作业u?读书报告内容 课堂规范的“规范” 爱?循环小组 吕方方 课堂行为标准,又称课堂规则、课堂规范,它是指课堂成员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要求或准则,具有规范、约束和指导课堂行为的效力。它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是有效教学必不可少的条件。课堂行为标准一般包括课堂规约和活动程序两个方面,通常表现为规范学生课堂行为的一般性期望或标准。课堂规约指的是一系列相关的一般性行为的规定,如“上课前准备好学习材料和活动用具”,“准时上下课”、“教师或其他同学说话或发言时保持安静并认真倾听”、“待人有礼貌”、“学生间相互尊重”、“保持课堂的整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等。活动程序是为了保证课堂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所进行的规定,如上课的程序规定(点名、出席、迟进人、结束等),集体性活动的程序规定(倾听、参与、交流、协助等),小组活动的程序规定(寻找,主动、探究、观察、合作等)。 一、课堂规范的“规范” 课堂规范问题可以映射出教育模式、教育体制及至教育文化等重要宏观问题。由于受肇始于大工业生产时代的科学管理思想、技术至上主义、工具理性主义等思想的影响,不少课堂规范在内容、价值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偏颇。如过分追求生产性和效率,导致教学规范失范;过分迷恋对他人的规训,导致行为规范失范;过分强调制定者的利益,带来规范价值失范。 对某些课堂规范铁幕背后信念的质疑并非要拒斥课堂规范本身,而是通过审视、反思、修正不合理的教育学假设,重建能更好保障师生教/学自由的课堂规范。事实上,只有那些融于师生自觉行为、充分反映合理的教育价值观的课堂规范才能真正获得应用者的信赖和遵守。一个适切的课堂规范首先肯定不是惩罚性和压制性,而是适应性、引导性的,此外至少应体现如下几方面特征。 (一)伦理性:课堂作为儿童生命成长的环境 富勒(L. L. Fuller)指出“一个真正的制度包含着自己的道德性,即内在道德或程序自然法。”同样,课堂规范也必然植根于一定的伦理精神和价值理念,折射出制定者的道德品性。遗憾的是,一些课堂规范的制定者由于缺乏对训练含义的理解、对儿童的研究,便错误地认为他们从事的工作就是在训练儿童的心智,促进儿童的学习,而事实上却造成了学生对学习的厌恶情绪。由于受缚于思想、惯习之茧,他们倾向于将自己作为儿童善恶的试金石,把儿童任何偏离成人的方式当作一种罪恶,予以严厉制止或迅速纠正。正因这种对儿童缺少理解、缺乏研究,使得过去被当作人类的卫士和恩人的那些成人今天却成了“被告”。教师这个对儿童的幸福负有重要任的群体显然也受到了审判。但在这惊人的控告中却存在某种启示性的东西,用意大利著名儿童研究者蒙台梭利(M .Montessori)的话说,它就像上帝的最后审判那样神秘和令人敬畏:“你们对我委托给你们的儿童做了些什么?”为此,一个内含伦理性的课堂规范必须为课堂作为儿童生命成长的环境,而不是窒闷的规训空间提供保障,教师作为儿童的研究者,而不是管束者等内容做出规定,以确保师生的教、学的自由与民主。举例来说,山东省J 小学的课堂规范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即将“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展示度、练习度、延展度”作为其课堂规范的七大标准。 (二)激励性:教学作为师生共同探究世界的旅行 在现象学大师梅洛·庞蒂(M. Merleau-Pony)看来,身体不是作为受动地接受刺激的机械,而是有意向性的。在科学主义盛行的今天,要真正把握身体,不能从抽象观念或理智模式出发,而必须接触自然,亲历自然,在身体力行中“展示”本己身体。陶行知先生也于上世纪40 年代就倡导“解放眼睛、解放双手、解放头脑、解放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的确,身体的解放是儿童走上创造之路的关键所在。儿童在与世界进行的每次新的接触中, 都不是单纯消极地等待和忍受,而是发现某些使人激动的、热衷于探究的事物。恰如英国诗人沃兹沃斯(W .Wordsworth)所称:“有眼不能不看,有耳不能不听;身体感知万物,不由意志决定”。教师和学生都有神圣的理性,可以驾驭自己的身体和心灵,而无需外在鞭挞使之就范。为此,一个良善的课堂规范自然不能禁锢师生的有机身体、统奴全校教学过程,而应对教师负有激发儿童求知的热情、探究的欲望及为此创设条件等明确责任做出规定。例如, 广东省国家级示例中学L 中学的课堂规范中就规定教师必须保证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和自主学习的时间。这种将课堂时间和空间向师生敞放是课堂规范对师生教/学自由应有的信任和尊重。 (三)民主性:师生作为课堂规范的制定者之一 学校不是仅仅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为其民主生活做好准备,而是通过让学生直接参与适合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