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庭养老孝文化透视_试论孝文化和家庭养老_本原关系_
理论探索
《社会工作》 2007 年第
家庭养老的孝文化透视
—试论孝文化与家庭养老的“本原关系”
张洪玲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山西太原 030006)
[摘 要]
-13孝文化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家庭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模
式。孝意识随着个体家庭的产生而产生,孝文化随着家庭养老的发展而发展。在一定
社会经济条件下,作为一种“人为,为人”的孝文化,始终与家庭养老相生相随,形成
“我的大脑”与“我的身体”的“本原”关系。
2 期下半月
[关键词]
家庭养老
孝文化
在人口老龄化席卷全球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在
研究如何应对这一严峻形势。目前西方国家因为不
堪忍受庞大的养老金的支付重担,企图通过家庭养
老并且借用中国的“孝文化”作为思想工具走出困
境。中国由于是在经济较为落后的情况下提前进入
老龄社会的,国家无力负担全民的社会养老,在中国
绵延了几千年的家庭养老模式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
期内仍是大多中国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首选。况且,孝
的思想观念早已成为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积
淀,大多数中国人认为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自
1980 年代中期以来的大量研究是从人口的、经济的
角度围绕养老模式的选择展开对养老问题的研究
的,本文从文化角度出发,通过深入分析孝文化与家
庭养老,指出孝文化不仅是家庭养老的 “外生变
量”,而且是养老实践活动中的“内生变量”,迎接
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弘扬孝文化是中国乃至世界各
国的现实选择。
一、孝文化在传统社会的社会保障功能
(一)孝文化的概念、内涵
所谓文化,从狭义上讲,是指一个民族特有的观
念系统。中国传统孝文化,自然就是中国传统社会在
孝问题上所形成的观念系统。《文化学词典》认为:
关于“孝的文化”,是指古代文化的一种范式,它是
关于孝的观念、规范以及孝的行为方式的总称。
“孝” 本是一种客观的个人或家庭行为,无文化可
谈,但这种行为一旦融入民族的观念系统,囊括了孝
的观念、孝的准则、孝的内涵、孝与社会系统的关系
等,就演化为一种特定的文化。传统上,孝文化即指
“孝道”,它涉及的是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关
系处理问题,这当中既有理念上的,又有实践上如何
操作的方式(潘剑锋,2005)。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内涵最深、包容最广、
绵延最长、最有渗透融通力的文化系统。从行为上
说,孝文化的精华包含了诸如文明礼貌、尊敬父母、
友爱兄弟、家庭和睦等美德(李银安,2006)。从内容
上来说,孝文化包括了敬、诚、善、恭、礼、谦、宽等美
德范畴,具体包含着以下几层含义:
1.赡养父母。父母抚养子女含辛茹苦,子女成人
后当思鸟兽反哺之情,尽心尽力照料双亲,使父母在
物质生活上尽可能得到满足,这是孝文化最基本的
要求。《礼记?王制》载“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
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曾子
曰: 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若夫信其志,约其亲
者,非孝也。”意思是官位虽低,俸禄虽薄,但能奉养
双亲,人生价值已得到实现。如果一定要等到高官厚
禄荣华富贵之时才想起奉养双亲,那是一种不孝行
为。
2.尊敬父母。《孝经》说,以敬事长者,则顺。孔
子认为平居必尽其敬。敬是对父母的礼之本意。供养
双亲仅是人伦之孝的初始要求,只有建立在忠心敬
爱血缘情感之上的养亲,才是真正合乎孝道的,否则
与禽兽生理本能并无性质之别。正如孔子云: 今之
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
乎?”敬的基本含义为忠心之爱,敬亲是建立在敬爱
[作者简介 ] 张洪玲,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2004 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人类学
SOCIAL WORK““社 会 工 作 13
“
“
社 会 工 作 135
理论探索
《社会工作》 2007 年第
2 期下半月
之心基础上的血缘情感,敬是养亲的伦理尺度,敬亲
基础上的养亲才是合乎人伦的。供养父母是物质上
的养老,而尊敬父母是精神上的养老,视物质上养老
为“庶人之孝”反映出对精神养老的重视。
3.劝谏父母。父母有过,子女应屈意顺从,还是
以义劝谏?如何做才符合孝道?曾子就此请教过孔
子,孔子虽然不愿正视这一现实难题,但还是作了回
答: 昔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
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
无道,不失其家。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
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当,则争之。人父之令,又焉
得为孝乎?”可见,父母若有过失,子女向其劝谏非
但不违孝道,而且是子女应尽的义务。毫无原则地逆
来顺受,似乎是大孝之行,实则是“陷父于不义”,恰
恰是一种不孝之举。人伦之孝,应以人格的平等为前
提,而这正是孔子孝道精髓之所在,后来的对父母之
命绝对顺从的行为只是愚孝之举。
4.为父母送终并依礼安葬。孔子说: 孝子之事
亲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