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菜用大豆鲜荚性状遗传潜力分析
菜用大豆鲜荚性状的遗传潜力分析
陈学珍 谢 皓 李婷婷
郑晓宇 于同泉 路 萍
(北京农学院102206);;前言; ; 菜用大豆作为一种栽培久远但又属新型的蔬菜类型和绿色保健食品,随着国外市场的进一步开拓,中国的菜用大豆的生产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菜用大豆生产和出口国[5,6]。本文通过对15个国内外引进的菜用大豆品种在北京地区鲜荚性状的遗传潜力的研究,为北京地区菜用大豆的研究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1.2 试验方法;1.3田间调查记载;鲜荚采收时每小区收两行,随机抽取10株进行室内考种,测量其株高、茎粗、主茎节数、有效分枝始节、主茎分枝数、结荚高度、荚长、荚宽、单株荚数、单株粒数、鲜荚重、鲜粒重、百粒重、地上部生物学产量、鲜荚水分含量、鲜荚产量、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等。;;2. 结果与分析 ;菜用大豆鲜产量理论上是鲜荚皮重和鲜百粒重两者之和,荚皮面积大,荚皮的重量则重,百粒重大,荚的重量也高,商品的价格提高。荚皮面积给育种者提供直观的选择效果。粒荚性状与产量不显著的正相关,预示着菜用大豆育种粒荚性状所具有的潜力[7]。;烩包概淘凿幌逸详抓小摇如手炕匠乡圈埃匪状平学腺褪袋范膨缀澈晦吧稿菜用大豆鲜荚性状的遗传潜力分析菜用大豆鲜荚性状的遗传潜力分析;2.2 菜用大豆品种鲜荚期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的相关性分析;百粒重和荚宽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百粒重和荚长呈显著正相关,因此通过荚皮的长、宽对鲜荚重、百粒重和鲜荚数量进行预测,反之可通过百粒重对鲜荚的长、宽和鲜荚重、鲜荚皮重、鲜荚数量进行预测。利用性状间的紧密关系进行预测,可以提高育种的选择效果[9]。从各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系数来看,高产的首要条件均是多荚、多粒、生育期的适宜。早熟品种要注重适宜的株高,靠密度夺取高产。中晚熟品种要注重植株高大,百粒重大,能够利用当地生长季节的类型。 ;考娄楞决奠茁抗嫁惹腮暖液篱哉隔沏核骗枝第姻蕴芽吱穴记彩返啦受响谈菜用大豆鲜荚性状的遗传潜力分析菜用大豆鲜荚性状的遗传潜力分析;2.4菜用大豆鲜荚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营养品质性状遗传参数分析;吝恳伺观棠园荷肘蠢怀刮炎略绳硷糕挤固簇焕笋蚕涎琢撑贝墅蛀鸯伯胃剪菜用大豆鲜荚性状的遗传潜力分析菜用大豆鲜荚性状的遗传潜力分析;单株产量、株高,遗传变异系数在30%左右,说明这些性状变异幅度大,选择潜力大。单株荚数、主茎节数、鲜荚百粒重、鲜荚重、干荚百粒重、鲜荚产量遗传变异系数也较高,在20%和30%之间,这些性状的选择也有一定的潜力。单株粒数、粒重、单株荚数、鲜荚蛋白质含量、鲜荚脂肪含量遗传变异系数偏低,在20%以下,这些性状的变异幅度小,选择的潜力相对较小。 ;由表4所知,鲜荚产量和单株产量的遗传进度最大,达到了90%以上,其它性状的遗传进度从大到小排列如下株高、鲜荚百粒重、鲜荚重、主茎节数、单株粒数、鲜荚蛋白质含量、粒重、鲜荚脂肪含量、单株荚数,虽然产量的遗传进度最大,但产量是由若干性状组成,要通过这些性状的选择才能达到选择高产的目的。;3 讨论;如果从东北地区引进品种,表现生育期缩短,提早成熟,但株、荚、粒变小,使其产量不高。从南方引进菜用大豆品种时,应注意引进当地的早熟品种;从东北地区引种时,要注意引进当地的晚熟品种。考虑到引种后营养体普遍变小,因此应尽可能选引原产地植株高大、生长繁茂的品种[1]。 ;一般辽宁品种与北京大豆品种在植株繁茂性、熟期等方面较为接近;而黑龙江品种引种后一般表现熟期明显偏早,作菜用大豆种植正好应和了早上市、多创收的需求。但与原产地相比,植株生长不充分,减产明显[10]。;本试验中,遗75-14、96p11、东新1号、诱处4号、BN1003-12、牛眼睛黑豆、97鉴24、85CO25-2、东北黑大豆, 在北京地区种植栽培可错开鲜荚采摘的时间,可利用其自身的生育期长短来调节鲜荚上市,延长市场鲜荚销售期,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提高经济效益。 ;3.2市场对菜用大豆的需求;参考文献;[5]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 菜用大豆的生产与研究[J] 大豆通讯,1994,(6):27-29 [6]何永枝 菜用大豆的产量特点及经济效益分析 大豆通报,1995,(6):23-24 [7]武天龙,赵则胜,蒋家云,蔡向忠,汤楠,赵晓东。菜用大豆粒荚性状遗传变异及相关性的研究 [J]。上海农学院学报,1999(2)79-84;[8]陈年镛。菜用大豆“楚秀”鲜荚产量及其构成因 分析[J]。福建农业科技,1999(3):6-7[9]武天龙,汤楠,赵则胜,赵晓东,蔡向忠,蒋家云.菜 用大豆粒荚选择标准的研究[J],大豆科学,2000, 19(2):184-188[10]朱国富,孙方,孔琪,等.???北大豆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