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级10月考语文试题.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级10月考语文试题

2014级10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 A.嬉闹 渲泄 一愁莫展 载歌载舞(zǎi) 船舷(xián) B.撕打 陷井 共商国是 胳肢窝(gā) 榫头(sǔn) C.坐阵 脉搏 老两口 悄无声息(qiǎo) 凝噎(yè) D.围拢 装潢 唇枪舌箭 羯鼓(jié) 按捺(nà);答案:C C项“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它符合 C句的语言环境。 A项“为虎作伥”比喻给坏人当帮凶,帮助干坏事。 B项“今非昔比”指今天与过去不能相比。形容变化巨大。? 而这里应该用“今不如昔”。 D项“莫逆之交”彼此志同道合,有深厚的友谊。亦指情投意合的朋友。;答案:A 应改为:B.《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C.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 D.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答案:C A句式杂糅,“具有……能力”与“在……方面”杂糅;B成分残缺,在“既包括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前加“这本书”,或将“创作了”改为“创作的”;D搭配不当,将“提升”改为“开拓”或“拓展”。 ;5. C/ “房间里的大象”是指存在却被忽略甚至被否定的事实或者感受,是知道但却知道自己不该知道的事情。而C将“大象”理解为无视事实的人而不是事实本身,是错误的。 ;7. 观点一:同意。在马丁·路德·金看来,好人的一味沉默是社会转变的最大悲剧或者说是好人的沉默酿成或助推了社会的悲剧。他告诫我们不能凡事沉默,该发声时必得发声。因为该发声时却保持沉默:一是因为怯懦。担心自己的呼吁、呐喊、抗争,会被强权高压击得粉碎,而牺牲物质利益,因而选择沉默来自我保护。也担心适时发声,被斥为哗众取宠,而在精神上被自己的同类群体孤立,因而通过沉默来实现温暖的“合群”。二是因为放纵私欲、逃避责任,缺乏担当意识。在沉默者看来,生活的第一要义,就是保护好自己。而忘记了作为一个社会人,对社会、历史所应承担的责任。 历史上的很多悲剧都源自罪恶的集体沉默。为保全自己而选择沉默,当群体失语时,历史的悲剧加剧。最后悲剧的魔掌会撕碎那一群想保全自己而沉默???好人。 观点二:不同意。社会历史悲剧的成因非常复杂。也许好人呼吁、呐喊、抗争,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减弱悲剧的形成,但在政治或社会的高压下,一个甚至一群好人,即或牺牲最宝贵的生命,都绝难阻止悲剧的发生。倒是坏人的喧嚣,加速了悲剧的形成,促使其扩大、加深,他们才应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在日常生活中,如是只为了保全自己,凡事沉默,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放纵邪恶,不利于环境的净化,不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善。大而言之,不利于人类历史的进步。(5分,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 (友人)说:“他卖书来换取食物,求饱罢了,不妨害他的清廉;凭诗酒与各位士大夫交往,求得融洽罢了,不妨害他的高洁。(追求)清廉与高洁,本来就是古人隐居的原因,您怀疑什么呢?” 我说:“我知道了,我替你写这篇记。即使如此,我对于这件事还有不满意的地方。请让我用韩伯休之事来说清我的看法。伯休在都市中卖药,他的药没有两种价格,一个女子来买药,伯休坚持不肯改变(降低)价格,女子生气地说:‘你是韩伯休吧?为什么不肯改变价格呢?’于是韩伯休叹息说:‘我本来不求名声,现在(我的名字)却被一个小女子知道了!’他丢了药,径自离开了,至死也没再回来。娄公本来是隐居的人,可是与外界隔绝的想法,恐怕与伯休不同吧?语言,是一个人的文饰罢了,自身将要隐居了,哪里还用得着文饰呢?这是追求显扬啊。(娄公)用这篇记做什么呢?我猜想,是那些喜欢娄公的大夫士人 ;8、B (贾:价) 9、B ③④是作者的观点和看法,没有讽刺伪隐者 10、C 从开头来看,求取书斋之记,是娄公本意,作者说“予意士大夫之爱公者强为之名耳”,是作者委婉地批评娄公。 ;11、(1)夫廉与高,固古人所以隐也,子何疑焉? 翻译:(追求)清廉与高洁,本来就是古人隐居的原因,您怀疑什么呢?”(“固”“所以”“子何疑焉”句式各1分) (2)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翻译:语言,是一个人的文饰罢了,自身将要隐居了,哪里还用得着文饰呢?这是追求显扬啊。(“文” “显”“ 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句式各1分) (2)用(/)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3分)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 答案: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御街行·秋日怀旧赏析;;“真珠帘卷玉楼空”,空寂的高楼之上,卷起珠帘,观看夜色。这段玉楼观月的描写,感情细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