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三复习语文复习做法交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高三复习语文复习做法交流

一、典型审题1 秋怀  (宋)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本诗语言精练,但蕴情丰富,试就其情感意蕴做一分析。 1、本诗中是人的情感是复杂的,请结合全诗概括一下诗人有哪些情感 对自然的热爱; 感叹国事的衰危; 对与世浮沉苟且生活的厌恶(对只拿俸禄不能做事的羞愧和厌恶); 对归隐山林、过躬耕生活的渴盼(向往); 对年华已逝,壮志未酬的感慨。 2、悲”是这首诗得情感基调,从全诗来看,作者“悲”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对自然的热爱; 感叹国事的衰危; 对与世浮沉苟且生活的厌恶(对只拿俸禄不能做事的羞愧和厌恶); 对归隐山林、过躬耕生活的渴盼(向往); 对年华已逝,壮志未酬的感慨。 3、“悲”是这首诗得情感基调,请分析诗中作者“悲”的原因有哪一些?(作者的“悲”是如何形成的) 1、写了哪些意象 通过写什么意象(景人事物),营造了一种什么氛围(意境),奠定了什么基调,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2、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通过写什么意象,营造了一种什么氛围(意境),奠定了什么基调,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3、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景象) 通过写什么意象(景、人、事、物),描绘了一幅什么特点的什么画面(例如清新亮丽、生机勃勃的雨后荷塘图),营造了一种什么氛围,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4、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形象分为人像和物象) 塑造了一个什么特点的什么形象(例如:英俊潇洒的抗敌英雄形象),分析(特点+技巧),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期中再现 21、第15段写现代舞之母邓肯的悲情故事和悲伤诉说,有何用意 1、巧妙的阐明了父母的眼泪无论是悲伤还是喜悦,都是对子女真情的流露 2、内容上与前面父母的眼泪相照应 3、进一步拓宽了天下父母之爱的无私与伟大(丰富充实了文章内容、意蕴) 4、深化了文章主旨 段落所写内容事件作用 1、内容上讲了什么事(概括内容) 2、丰富充实文章内容。注意材料的类型(神话传说、古诗、故事、名言警句等) 3、结构作用 总领全文,统领全文,承上启下(过渡),收束全文,卒章显志,引出下文什么、为下文写什么做铺垫,奠定全文的什么基调,渲染气氛,与题目、文中某处或结尾相呼应 4、突出或凸显或揭示主要事件、主题,突出、烘托、表现等人物形象(传主)**,丰富充实文章内容 5、激发阅读兴趣、引发思考、增强可读性、吸引读者等等 6、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观点态度等 灯下草虫鸣 简要分析第⑤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4分) 这一段写了秋夜树下女子唱曲的情景,(1分)表明了虫声可以使萧瑟的秋天变得生动,(1分)丰富了文章内涵,(1分)为下文写作者的感受作铺垫。(1分) 李长江 128 肖闰友 122 封旭艳 127 张永刚 121 王惠 126 王菁 120 丰阳 126 吕亚萍 121 赵伟 125 石亮 124 李润兰 125 丁河望 120 朱光洪 123 逄淑伊 123 刘国栋 123 韩享东 120 丁敏 123 陈康 124 王博 122 2012届19人 多形式、抓落实、求实效 (一)、精选材料,形式多样,抓好落实 一、基础知识的复习: 1、在给学生精心选择“高三基础知识积累系列”(字音积累、字形积累、成语积累、名句积累)材料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复习提出了大体规划,重在落实。作为引导,周1、3、5检查名句成语及相关专题知识,周2、4检查名句字音形及相关专题知识并配以每日一练的形式。 2、形式多样化,让学生多参与,调动他们积极性 作为督促引导,课前通过黑板、听写纸等形式。流程:检查--收缴批阅---改错收缴---二次改错---下发保存,确保实效。 发挥学习小组的价值,学生积累了很多基础材料,学生命制基础题卷。班级分为10个学习小组,每组4-5人,每个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从自己的积累本中、已经做过的训练题中、听写过的、或下发的积累材料中精选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进行命制。流程是:选题----审题(卷上标注)----录入(放假)----印刷----下发(样卷)----同位互查----上交查看。 仿照成语大赛的模式(我们的比较简单),进行成语复习比赛(一部分说成语,释意思;另一部分说意思,对成语。评出个人给于适当奖励一支笔或一个本子,主要是为了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少一些枯燥。) 二、诗歌的复习 1、根据高考考点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分了:形象、技巧、语言、内容情感、评价比较类、炼字(句)、画面意境类七个专题 2、每个专题除了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答题思路之外,重点考虑到了学生会了步骤读不懂诗歌的问题,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充分利用好每一道诗歌题。除了设置的两个题目之外,我们给学生扩展了容量,设置多个相似或不同的题目,一材多用,让学生进行区分式作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