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遥感监测的浙江及周边海区大雾的气候分布特征-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2014年全国气象卫星应用技术交流会
遥感监测的浙江省及周边海区大雾的气候分布特征
浙江省气候中心
何 月
2014年全国气象卫星应用技术交流会
交流提纲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区概况
三、数据和方法
四、结果与分析
五、结论
1
研究意义
雾是大气边界层中的水汽凝结现象,是指能见度小于1km的天气现象,
也是一种灾害天气。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特别是海陆空交通
事业的迅猛发展,雾的重要性变得更加明显起来。因为雾是引发交通
事故的主要原因。
常规的大雾监测方法受到观测站点分布以及观测时间的限制,尤其是
在浩瀚的海洋上,只有极少数甚至没有地面观测站。卫星具有覆盖范
围广、客观真实性高、信息源可靠且成本低、连续性强等优点,因此
使用卫星资料监测大尺度雾区,特别是海上大雾以及历史长序列数据
大雾的时空分布特征,具有其他常规监测手段所无法替代的优势。
国外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雾的监测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
(Gurka,1974,1978; Gustafson el al,1976; Niu et al., 2010) ,国内
雾的遥感监测研究起步较晚(郑新江,1988; 王京丽等,2009)。
研究意义
从国内外关于雾的遥感监测研究文献来看,主要以典型个例、事件
的形式分析(王中挺等, 2010; 李军等, 2011) ,传感器以极轨卫星监测
居多(Bendix et al, 2004; 马慧云等, 2005; 张春桂等, 2009; 黄子革
等, 2010; 蒋璐璐等, 2011)。针对浙江及其周边地区,利用较长时间
序列的卫星遥感逐时监测研究迄今为止还未见报道。
基于卫星资料的小时尺度的长时间序列大雾时空分布特征有利于全
面掌握研究区的大雾分布、生消特征、高发区域等信息,对大雾时
空分布特征、大雾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利用MTSAT静止卫星资料,综合地面气象观测数据,通过构建
遥感大雾监测模型,提取研究区陆地和海洋共5a(2008—2012年)的
大雾信息,从而分析浙江及其周边地区陆地和海上大雾分布的气候
特征,掌握该地区大雾的发生频次、高发区域、生消规律等特征,
全面评估雾对该地区的影响,从而为大雾预报提供更为全面的背景
资料。
3
研究区概况
地理位置:
(119°—129°E,21 °—32°N )
地处中纬度地区,涵盖整个浙江
及邻省以及东海、黄海南部和台
湾海峡
概况:
经济核心区
生态环境脆弱地带
大雾频发
文档评论(0)